谁对“比破坏还可怕”的文物修缮负责?
2016-09-23 16:37:48 作者:徐云鹏 来源:红网 已浏览次
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永安堡乡小河口村的小河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被誉为“最美野长城”,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近日,网友魏永贤发帖说,“小河口长城被人用砂浆抹平了,原本残缺的垛口墙等都被抹平了,野性十足的长城成了被硬化的‘路面’。”“这种修葺,还不如不修,简直比破坏还可怕。”网友“馨馨叶”参观后在微博上留言说:“看到修整后的一段,感觉就是破坏”。(9月22日中国广播网)
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对此却矢口否认。有媒体报道,21日,绥中县文物局相关人士就此回应称,网友提及的“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说法并不准确,此次长城修缮使用的材料并不是砂浆,网友不了解长城修缮的工艺。对于当地文物部门的回应,魏永贤表示:“从表面看是砂浆,我也不太懂在考古方面是什么特殊材料。我只能从表面看,好像是石灰掺了沙子那样。”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国宝级”的山西广胜寺。日前,网帖《她有一张金喜善的脸,却在山西的一个寺庙,爬上爬下修了两年壁画》的火热,让一位修复文物的80后女孩备受关注。然而,正当她“被走红”的时候,一些网帖公然向女孩修复壁画的行为“开炮”,并质疑她及其单位对广胜寺的壁画修复水平,认为其修复手法很不专业,不是在修文物而是在毁文物。
据专家介绍,在施工中,修复人员应具有“文物保护工程责任工程师”资质。我国对文物修复资质的要求非常严格,无资质、跨级别修复都是违法的,这是相当严重的。以小河口长城修复为例,国家文物局《关于长城绥中锥子山段1号敌台-3号烽火台修缮工程方案的批复》明确要求,长城保护维修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严格控制各类干预措施的实施范围和工程量,妥善保护长城遗存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显然,小河口长城随意抹平台阶,丢弃原始构件,背离了上述要求。
从明长城台阶被抹平、构件随意丢弃到女壁画师对广胜寺古壁画修复中人物脸部的线条比例走样,把淡的地方画浓了,颜色深浅不一,原本断线的地方也被连接起来了,这不禁让人怀疑,参与修复工作的人是否为专业的文物修复工作人员?其在修复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是否得当?他们所在的单位是否具备相关资质?等等。所有这些疑问,都能集中到对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的质疑上。即他们的监管工作是否到位?而修复工作广招非议,本身就说明文物监管部门有失职守,或者不作为。
近年来,有些地方的文物修复工作广受舆论诟病,争议的焦点就在于是有效保护,还是为了景点开发?由此可见,有效保护文物的关键是,修复工作不能沾染地方利益的“铜臭”,文物管理工作也不能受地方经济发展的羁绊。经验表明,为了招徕游客的文物修复,无疑是对文物的巨大破坏,地方文物管理部门应当为此负责。对拿先祖遗产不当回事的管理者,有关部门就该摘掉他的官帽。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