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小河口长城修缮简单粗暴
2016-09-22 09:41:19 作者:樊瑞 来源:京华时报 已浏览次
近日,网友爆料,在辽宁省绥中县永安堡乡小河口村,有700年历史的“最美野长城”遭砂浆抹平的粗暴修缮。当地文保部门回应称,此次长城修缮工程的申报由省和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工程合乎相关规定。长城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尚无长城保护修缮标准,建议尽快完善相关立法。
》爆料
700年野长城遭砂浆抹平
近日,连续15年拍摄“最美野长城”的一位摄影者发现,几段小河口长城遭砂浆抹平,“原本残缺的垛口墙等都被抹平,野性十足的长城成了被硬化的路面”。网友直呼这种修缮不如不修,“简直比破坏还可怕”。
网帖中所附照片显示,山野中的多段长城地表与墙体被抹成一个平面,表层呈灰白色,早先起伏破碎的长城墙体消失不见。
公开资料显示,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永安堡乡的小河口长城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是辽宁境内的明长城主干线。小河口长城坐落在燕山山脉上,贯穿7个自然村,总长8.9公里。因雄居于险峻的山岭之间,所以又有“第三八达岭”之称。加上该长城因处深山老林,鲜为人知,原汁原味,被誉为"最美野长城".
》回应
当地部门称修缮合法合规
该修缮行为是否合乎规定?昨日下午,京华时报记者致电绥中县文物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绥中县文物局相关业务科室工作人员已至长城现场查看情况,自己并不掌握详情。
绥中县文物局文物科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修缮长城项目是国家文物局下的批复,从方案的设计、批复、工程监理到竣工验收,每一步都合理合法。
还有文物局相关人士表示,网友提及的“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说法并不准确,此次长城修缮使用的材料并不是砂浆,网友不了解长城修缮的工艺。因该段长城游客肆意蹬踏,在雨水大的时候有倒塌风险,此次修缮属于抢险工程,整个修缮过程的工艺也没有问题。
葫芦岛市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也证实了上述说法,此次绥中当地长城维修工程的申报由省和国家相关部门审批。根据规定,涉及长城修缮工程需国家审核立项后,通过招投标寻找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修缮。
据悉,辽宁省文化厅将安排有关人员和专家实地调查相关情况。
》专家
国家应尽快制定修缮长城法规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长城专家董耀会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修缮长城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流程主要包括立项、设计、施工和验收。其中立项和设计阶段都需要当地文物部门逐级向上报备,需通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随后文物部门才能进行招标,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中标后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还要由监理单位进行监工。长城修缮工程完工后,需通过国家文物局的验收。
对于绥中县小河口“最美野长城”的情况,董耀会认为此段长城修缮工程做法简单粗暴,“这样修复长城,损害了人民感受长城的文化和历史,割断了人民与文化遗产对话的渠道,这种行为很荒唐”。
董耀会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目前国内缺失对长城进行保护性修缮的相关规定。在缺乏相关法规的情况下,相关部门进行长城的修缮就无标准可依据,建议国家尽快制定修缮长城的法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