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黄老学派及其文献:以稷下学为中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 郑开

 

  黄老思潮风靡于战国中期,迄至两汉仍有余波。然而,什么是黄老学?哪些著作和人物属于黄老学范畴,却不容易界定,学界对此的看法也是人言人殊,分歧莫甚,以致于有的论者以为本来没有什么黄老学派,有的只是黄老思潮而已,并主张用黄老思潮代替黄老学派。

 

  一、道家黄老学派的名与实。“道家”本身也有一个“正名”问题。因为所谓“道家”这个“名称”始见于汉初之世,司马谈称之为“道德家”。汉初所称的“道家”其实就是黄老学。

 

  二、稷下先生与黄老学派。据前贤的研究、考证,游学齐国学宫的稷下先生或稷下之士们活跃于战国中晚期。一般认为,齐国是黄老学的发源地,稷下学宫是黄老学的重镇,盘桓于稷下的黄老学者亦称稷下道家,《管子》四篇(《心术》上下、《白心》和《内业》)就是他们的手泽。实际上,稷下学宫的学风兼容并蓄,稷下学士包括了儒家(例如孟子、荀子)、阴阳家(例如邹衍、邹奭)以及纵横游说之士淳于髡在内,然而更多的学者(特别是黄老学派)身上体现出了兼容并包的特色,思想上具有“跨学派”的特征,例如介于道、法之间的慎子(到),游于道、墨之间的宋子(钘),居于道、名之间的尹文。

 

  三、黄老学的思想文献。黄老思潮绵延时间较长,涉及到的思想家也较多,黄老学派最重要的传世文献包括《管子》、《淮南子》、马王堆出土黄老帛书(《经法》等四篇)等。

 

  四、试论“黄帝书”的特点与性质。从文献材料上看,黄老学的“黄”是《黄帝书》,“老”是《老子》。《黄帝书》广泛分布于《汉志》各部分,其内容与性质不容易明确,因为黄老学的“黄”(即《黄帝书》)却不能简单归于“思想范畴”(epistēmē),尤其是“黄”的部分主要涉及了实践知识(phronēsis)而不能化约为纯而又纯的哲学思想。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