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抢救性发掘一座明代砖室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常宁抢救性发掘一座明代砖室墓

 

  刻在青石上的墓志铭,对古代丧葬过程作了详细的介绍,对研究明代的丧葬习俗有重要文物价值

 

  9月16日,常宁市文物局接到常宁市气象局报告,在气象局预警中心办公大楼建筑工地发现一座古墓,常宁市文物局随即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有重要发现。

 

  古墓葬位于常宁市泉峰社区虎形村虎形山西北部,紧靠常宁市中医院住院部北围墙东北角,为双拱单券砖室墓,墓口残存,墓室未被盗扰。由于券顶上方有燃气管道埋设,出于安全考虑,常宁市文物管理局考古队决定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清理,出土文物一件,为一块方形石质墓志铭。上有五行图案,文字环形书写,阴刻。墓主为邓姓男子。

 

  该墓为单室双券拱砖室墓,坐东南朝西北,由墓室、2个壁龛组成,水平全长3.1米,深2.25米。墓室由白石灰粘合楔形青砖砌造,壁龛开凿于墓室中部。该墓未被盗扰,形制和出土物皆保存较好,墓室内积存大量白石灰和木炭,墓室主人头骨、手骨、腿骨均在。棺木全无,仅剩圆形铁制棺钉若干,墓志铭置头骨下方,周边散落部分棺瓦,也就是枕瓦。

 

  墓志铭为青石质正方形板,边长36厘米,厚约1厘米。正面打磨光滑,阴刻八卦,志文为楷书,记载了墓主享年、葬地等信息,可以确定墓主人的名讳。

 

  墓志内容大致如下:“维大明国湖广道衡州卫常宁中千户所,东门外英烈大王祠下各君奉道领、家眷等即日授词,伏为之故授□:先考邓公铭堂原命系前巳亥正月酉日卯时授生,享人间八十岁大限,终于戊午年七月十九日申时去世,当备衣冠收尸停柩在堂,□人安息”文字由内向外环形分布,共333字。

 

  该墓志铭的出土,明确了明代中期常宁的行政区划和人口发展情况,是对常宁历史的有益补充;其次,反映了当时丧葬习俗,对寿终正寝的老年男子丧葬方式作了详细的介绍,对研究明代葬式、人文习俗有着重要文物价值。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