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博物馆全新亮相并推两大西湖主题展览
2016-09-18 09:15:20 来源:杭州日报 已浏览次
经过数月改造,日前,西湖博物馆全新亮相。展陈面积扩大了,今后市民游客观展将更为舒适。
改造后的博物馆大厅右侧放置了全新的西湖全景沙盘,直观展现了杭州“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格局。同时,沙盘旁配备的多媒体触摸屏不仅能让参观者在交互式体验中充分了解西湖文化,还能获取多条自助游游览线路。
“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工程场景复原”是此次在展陈中新增的内容,生动展示了将地下污水净化系统和地上人工湿地系统相结合,通过生态修复等多手段净化,使流入西湖的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并在地表营造出集观赏、休闲、科普为一体的湿地景观的系统工程。
博物馆二楼开辟了新的展厅,同时,在西侧开辟了休闲区域,组合式沙发为参观者提供了舒适的休息硬件,并作为VIP看台,让参观者能在休闲区域内一览博物馆大厅全景,俯瞰西湖全景沙盘。
面貌一新的西湖博物馆于近期推出了两场与西湖有关的展览,“珍藏西湖——杭州西湖博物馆历年征集文物精品展”和“湖畔寻古——讲述西湖考古的故事”。“湖畔寻古——讲述西湖考古的故事” 展出的是250余件(组)历年西湖出土文物,“珍藏西湖——杭州西湖博物馆历年征集文物精品展”的展品则是西湖博物馆从4000多件馆藏珍品中精选出的100多件传世文物,包括书画、古籍、织锦、瓷器、钱币等,其中包含了元大普宁寺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和清乾隆关槐款《西湖行宫图卷》等一二级文物,贯穿了西湖从新石器文明到民国时期的沧桑演变,直观反映了西湖文化景观的内涵和价值。
据了解,两场展览均安排在博物馆二楼的临展厅,展览将于本月底结束。
清乾隆关槐款《西湖行宫图卷》共分5部分,右起第1部分是西湖全图,描述了乾隆行宫与整个西湖的方位关系,西湖水域、西湖十景、龙井等尽皆入画。对于西湖来说,它是证明西湖风貌千百年来不曾改变的最好证据。
据介绍,当年西湖申遗时,有专家提出异议,认为论自然风光,北欧的一些湖泊比西湖更胜一筹。但是,专家后来了解到,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凭的是文化的有序传承,而《西湖行宫图卷》起到了关键作用。当申遗专家现场考察完这幅图,立即明白了,西湖的格局与景观以前是怎样,现在依然是怎样,千百年来,一直保存完好。
一根中空原木,被放置在长方体玻璃柜里,并完全浸泡在纯净水中,这是什么宝物?
仔细观察,这根木头先是由整根原木一剖为二,上半部分被凿成圆弧形,下半部分则凿成方形水槽,再合为一根木管。木管头部留有子母构造,多根木管可以套接。这就是南宋时期的“自来水管”——西湖引水工程的主要配件。展览中陈列的只是整个工程中的其中一截木管,发现于距离西湖不远的紫城巷。
西湖引水工程是一套完整的引水系统,包括地面河道和地下引水设施。据了解,早期的西湖承担着杭州城及周边水利灌溉和民生饮用的功能,唐代就有李泌开凿六井,南宋时期湖东形成繁华城市,人口已相当密集,南宋人引西湖水供城内用水的设施更加完善,而木管的出土印证了历代《临安志》等文献上的记载。
说起阮元,杭州人很快就能联想到西湖上的阮公墩。阮公墩是阮元就任浙江巡抚疏浚西湖时用葑泥堆筑成的岛屿。
此次展出的这把古琴,背后落有阮元的款识,说明这把琴曾经为阮元所有。虽然距离阮元抚浙时期已有近200年,如今弹奏这把古琴,琴音依然清悦和谐,恐怕当年阮公对它也是爱不释手。(记者 边晓丹 通讯员 盛洁桦)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