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携手北京四中合作开发中学全学科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

  2016年教师节前夕,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与北京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启动《中华传统文化养成教育-中学全学科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以下称“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工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放四年多来,在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深入开发公共教育内容上不断开拓进取。北京四中是全国百年名校,2017年将迎来110周年校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北京四中提出“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关注学生多元发展”的课程建设理念。学校必修课、选修课、文体课、人文特色课程、人文游学系列课程、科技特色课程、学生社团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了不断向外拓展探究、向内求索叩问的自我发展平台。借助丰富的社会资源,通过多样的教育方式,提升民族文化素养、了解民族文化精神,是北京四中重要的校园文化内容。

  本课程属综合实践性校本课程,内容依托国家博物馆丰富的中华文化遗产资源与北京地区中学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所包括的各个学科,从综合实践的角度加深理解,课程内容贯穿全日制初中和高中阶段学习的全过程。双方力求探索适合中学生博物馆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向他们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完成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北京四中与国家博物馆还将共同编写并出版与课程配套使用的校本教材和教师用书,共同研发配合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教材APP课件。

  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注重内容上的独创性,各系列课程在内容上相互关联、相互补充,构成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链条。同时,各系列课程环环相扣,资源共享,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彰显了国家博物馆“个性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北京四中的课堂教学经验与学校教育理念。此次合作是继国家博物馆与史家小学合作开发“国博课程”、《中华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以及《“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化”——博悟之旅》之后,国博面对中学生,在传统文化“教与学”方面的新探索。

  本计划预计于三年内完成。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