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雕制作技艺”诸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诸暨市阮市镇阮家埠村,最近多了一套宝贝——用蛋壳雕成的水浒108将。
39岁的何永江是这套蛋雕的作者和主人,宝贝就放在他家里。锃亮的光头,笑起来微微眯着眼,别看何永江貌不惊人,他可是“蛋雕制作技艺”诸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剪纸老艺人给了他灵感
他要在蛋壳上雕出108将
何永江告诉记者,这一套水浒英雄的创意,来源于诸暨本地的蛋雕艺人卓加兴。
“卓老师已经70多岁,他的剪纸艺术线条简练,形态生动逼真。”何永江说,在去年的民间工艺展览会上,他对卓老师的作品一见倾心。
去年夏天,何永江应约去卓加兴的家里拜访,卓加兴拿出了自己珍藏的一套108将的剪纸图案。
“我第一眼就被深深地吸引,想要把这一套剪纸版的水浒英雄搬上蛋壳。”何永江说,最适合镂空雕刻的禽蛋是鹅蛋,“剪纸重在用留白来塑造形象,蛋雕的造型更加立体、丰富。”
临别时,卓加兴将水浒英雄的剪纸照片送给他。“一张照片拍了四个英雄人物剪纸,每一个都栩栩如生,有他们自己的特色形象。”
蛋壳厚度只有0.3毫米
雕一个吴用蛋碎了三次
从卓师傅那里回来后,何永江立即在阮市镇周边的菜市场采购了大小、形状差不多的鹅蛋。
虽然之前已经雕刻过很多作品,但完成这样规模并且成体系的水浒人物,他还是第一次尝试。
何永江先在鹅蛋底端钻两个小孔,一个孔用吸管吹入空气,另一个孔倾倒出蛋液,之后洗干净蛋壳内壁,用铅笔轻轻勾勒出水浒人物,才可以起刀雕刻。
蛋壳的平均厚度只有0.3毫米,镂空雕刻随时都有可能“开花”,再加上这些水浒108将形态各异,手握兵器,衣着神态也各不相同,雕刻的难度大幅增加。
何永江形容创作的过程是“如履薄冰”,“每一次动刀前,都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蛋碎是最常见的事情。”
为了这组作品,何永江每天从深夜雕刻到凌晨三四点,整整坚持了四个多月。
108将里谁最难雕?
何永江说,失败率最高的当属吴用,“吴用的手里拿着一把扇子,要勾勒出他的羽扇纶巾,很不容易。雕刻吴用失败了三次,到第四个蛋的时候才算成功了。”
从玩票变成非遗传人
他开班收徒传承这门手艺
何永江接触蛋雕已经15年了。
“2001年,有一个朋友过生日,我想不出送什么礼物,正好看到电视里在介绍蛋雕作品,所以自己也想去试一试。”
大概是因为在酒店学过厨师,何永江的第一次蛋雕还算顺利。他跑去菜场买来十多个鸡蛋,在家里雕刻了一天,刻好了6个蛋,上面写着“吉祥”“幸福”等吉利话。
谁知道,这些礼物引来了朋友们的哄抢。
从此以后,何永江就再没有放下过刻刀,他先后开过饭店,做过油漆工,但是每有空暇,他总是不断练习蛋雕。
慕名找他购买蛋雕的人越来越多。2007年开始,何永江结束了自己的小生意,专心做起了雕刻工作。
前两年,何永江在诸暨市区开了一个工作室,正式招收徒弟学艺,从年龄上来看,这些蛋雕爱好者以年轻人居多,最小的只有八九岁,最大的也就30多岁。
“在诸暨传统手工艺人中,我的徒弟算是多的。”何永江说,作为“蛋雕制作技艺”诸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希望能有越来越多有这方面爱好的年轻人把这个非遗蛋雕事业捡起来,把蛋雕这个传统手工艺保护好、传承下去。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