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聚首黄山论名录遗产可持续发展

  9月12日,第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

  本届对话会吸引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组织在内的37个国际组织或机构、42位国际组织官员、9个外国名录遗产地和机构、52位外国嘉宾、18个中国名录遗产地或机构和102位中国嘉宾参加。

  本届对话会将围绕“气候变化·空间技术·可持续发展”开展研讨和交流,在3天时间内将举行9场报告会和讨论会,共有40个主旨报告。

  其中,包括专题讨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作用,分享世界17处名录遗产地保护管理经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说,中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已将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国提出了旨在促进国际合作的“一带一路”倡议,希望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低碳、绿色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罗思乐表示,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正威胁着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遗产地。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广泛寻求技术伙伴帮助其监测气候变化,并鼓励世界遗产地的科学家和行政管理人员尝试新的气候变化应对和缓解策略。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介绍,2011年,中国建立了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如今,该中心已参与到柬埔寨、巴西和意大利等国家的遗产项目建设中。同时,中心也举办各种国际会议、培训班,帮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洲和非洲最不发达成员国家的世界遗产地建设。

  据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名录遗产分别是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截至目前,联合国世界遗产地总数达1052处,分布在165个国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669个;世界地质公园120个。

  据悉,本届黄山对话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主办。对话会期间,还将讨论产生《黄山倡议》以及下一次对话会的时间、地点。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