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化遗产精品展在北京恭王府举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9月11日18时,由文化部非遗司指导,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的“赤心西迁 忠诚戍边 锡伯代代传奇”——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化遗产精品展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开幕。这是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首次展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技艺。

 

  本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9月24日,分为“历史长河,追溯鲜卑族源”、“西迁戍边,铁肩担当社稷”、“百步穿杨,健儿马蹄声急”、“语言文字,锡伯民族特征”、“独特民俗,一带一路明珠”五大版块,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充分展示了自1764年锡伯族西迁到新疆后由清代八旗制度所形成的“国语骑射”、锡伯文满文书法、锡伯族刺绣,并且展演了锡伯族贝伦舞、萨满舞、锡伯族射艺等,同时还展销了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产品及文化旅游产品。

 

  此次展览首次展出了具有珍贵意义的锡伯族文字译著的四大名著书稿、锡伯族弓箭、清代锡伯族绣品和锡伯族民风民俗的“农民画”。其中“农民画”主要是由当地农民所做,内容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展现了锡伯族人民劳动、娱乐、饮食等场面,反映了锡伯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据了解,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全县锡伯族人口20576人,占全国锡伯族总人口的10%,被称为“中国箭乡 锡伯家园”。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朝政府从盛京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及家属4293人,西迁至新疆伊犁进行屯垦戍边。锡伯族自西迁252年来比较完整地保留了锡伯族的语言文字、原生态文化和人文资源。自2006年到2016年的十年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先后成功申报锡伯族西迁节、锡伯族贝伦舞、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锡伯族刺绣、锡伯族民歌五项列入到国家第一、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充分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底蕴。

 

  本次精品展活动中,还围绕“以小白杨精神为代表的锡伯族西迁精神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以察布查尔大渠为代表的锡伯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振兴传统工艺——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规划”三大主题,举办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表示,本次精品展是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的成功举办,必将使锡伯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