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跨界科考”活动考察习水县黄金湾遗址

  昨日,“美丽中国·跨界科考”第二季进入第二天,习水县土城镇黄金湾村大型汉代遗址是生态文化组第二天科考的首站。以此为开端,当天的考察活动,让生态文化组成员以从未有过的角度近距离体验到习水的文化底蕴与红色传统。

  黄金湾遗址 触摸汉代文明的气息

  昨日早上9时左右,生态文化组抵达土城镇黄金湾遗址,观摩遗迹考古发掘现场,见证出土文物,了解赤水河流域人类活动历史。

  在汉代遗址内,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表示,大家可以多注意细节,如墓葬形制多样化,看似简单的变化,背后隐藏的故事有待慢慢解读。

  黄金湾遗址位于习水县土城镇黄金湾村,处在黄金河与赤水河交汇处的赤水河东岸一级阶地上,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发掘情况初步表明,黄金湾遗址的文化遗存分属新石器时代、商周、汉、魏晋南北朝等不同时期,以汉代遗存为主。

  由于遗址大部分发掘区域因现场保护与后期展示需要,停留在汉代遗迹层面并构建了保护性棚架设施;少部分区域向下发掘至生土面,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遗存。

  “这多么汉代文物为什么是在土城被发现?”南京博物院知名汉代考古研究专家陈刚介绍,“我们脚下这个地方,可能就是汉代控制贵州至两广一线的一个重要军事据点。

  “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小镇,深深烙上了红色印记”

  土城古镇,一个因航运而兴,因四渡赤水而驰名,是我国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文化深远、古迹众多。

  15时,生态文化组踏访土城古镇,先后探访十八帮故地、参观黄金湾遗址文物修复工作、体验习水特有的红色文化。

  据当地人介绍,土城石板街从前生存着盐帮、船帮、马帮等共18个帮类,称之为帮,实质上是一个多种行业的行帮集合。

  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水河流域考古工作站内,生态文化组参观了黄金湾遗址出土文物修复。

  位于赤水河畔的土城不仅是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长征路上这里留下了很多关于红军的记忆和故事。同时,这里也是“四渡赤水”的重要战场,随处可见长征在这里留下的历史印迹。

  “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小镇,深深烙上了红色印记,对习水薪火相传的红色文化研究也是对每个人心灵的洗礼。”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省戏剧创作中心的谭佩深受震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