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

  今年是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发现2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大考古发现,8月26日至8月29日,由长沙市人民政府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长沙简牍博物馆与故宫研究院古文献研究所承办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与日本长沙吴简研究会等十余家单位协办的“纪念走马楼三国吴简出土20周年长沙简帛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市召开。来自故宫博物院、长沙简牍博物馆、故宫研究院古文献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日本长沙吴简研究会、韩国庆北大学人文学术院等单位的近百位知名学者参加了大会,大会共收到论文近70篇,研讨中五十余位学者宣读了论文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研讨会全面展示了二十年来长沙走马楼吴简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成果,将对促进长沙吴简的深入研究与交流起到推动作用。

  在开幕式上,长沙市委常委、副市长付胜华概要介绍了20年来,长沙市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所作的工作,以及在三国吴简保护和研究上所取得的成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了当年的考古发掘情况,并回顾了多年来走马楼吴简保护工作的历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走马楼吴简保护、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长沙简牍博物馆在“让文物活起来”活动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二十年前,湖南长沙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震惊海内外。10万余枚三国孙吴简牍在长沙市五一广场走马楼街的平和堂商厦建筑工地被挖掘出土。其数量超过全国各地已出土简牍的总和,被誉为20世纪继甲骨卜辞、敦煌文书之后,在古文献资料方面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吴简研究二十年间的总结与回顾”“吴简及古井简牍的发掘与保护经验”“吴简的整理与复原”“吴简与东汉三国历史诸面相”“吴简语言文字与书法艺术”“吴简与简帛/简牍学”等主要论题进行深入探讨。还有学者利用新出的秦简、汉简、帛书等相关出土文献进行研究,使不少学术前沿问题得到进一步深化。

  故宫研究院古文献研究所所长王素在大会总结发言中认为本次研讨会有三个特点:一是学术梯队结构完整,老、中、青年专家结构呈金字塔形,显示吴简研究后继有人。二是大视野的论文不少。很多论文在前者的基础上,用广阔的视野,高屋建瓴,揭示社会的真实面貌,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反映吴简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三是运用考古学原理进行复原的论文很多,反映复原工作仍是吴简研究的主要方向。

  会议期间,会学者参观了临时展览《湖南地区出土简牍展》,展出了不少罕见的简牍实物。长沙简牍博物馆已将保护整理简牍的成果自1999年起陆续出版,目前已出版七大卷二十分册。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