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博物院与伦敦大学再启国际合作

  8月18至20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伦敦大学考古学院联合举办的“国际视野下的秦始皇与秦始皇帝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伦敦召开,同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开展秦陵研究保护合作10年后再次以国际视野开启合作,推动秦陵历史文化研究进入国际视野常态化。

  来自中国和英国、美国、德国、加拿、以色列、丹麦等世界著名高校、文物机构的38位专家参加研讨会,进行8场专家专题发言。秦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的“近年来秦始皇帝陵考古工作的收获与展望”、伦敦大学考古学院院长苏·汉密尔顿的“秦始皇帝陵的空间与体验”、北京大学教授赵化成的“‘赵正书’相关问题研究”、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叶山的“为皇帝而劳作:秦国和秦帝国的劳工及劳工管理”等发言引发与会专家关注。

  研讨围绕兵马俑的生产制作与社会组织、秦陵反映的材料与工艺技术、秦始皇帝的宇宙观、秦陵的设计理念与规划、秦始皇与秦陵的文化因素构成与对比研究、兵马俑与秦陵最新考古发现解读、东周至秦时期东西文化比较研究等展开,除最新考古发现、研究成果展示外还对未来秦始皇、秦陵研究的视野与方向、广度与厚度等深层次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对秦始皇与秦陵综合研究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研讨主题明确、内容丰富、研究方向集中,信息量之大、范围之广、质量之高在秦陵研究史上前所未有,其国际化、高效率、高水准和在创新研究模式、拓宽学术视野等方面所做的尝试和探索得到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

  同时,秦陵博物院与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签署合作协议,这是双方在总结10年来成功合作经验基础上开启的新一轮战略合作。秦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丰富而珍贵的资源,是考古人的“天堂”,多年来秦陵博物院以此为依托培养了大批卓有成效的考古专家;伦敦大学考古学院在世界考古研究中享有盛誉,在考古学理论和科技方法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多知名学者对中国考古有浓厚兴趣。这是双方合作的坚实基础。

  据了解,在过去10年里中英合作团队采用新科技方法,从多学科多角度研究秦兵马俑及背后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劳动力组织,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先后在《考古科学》《文物季刊》《考古方法与理论》《人类学考古》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秦时期冶金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合作项目被英国学术院列为其重点资助项目;2013年合作研究成果由英国狮子台和香港凤凰卫视联合制作纪录片“最新探密兵马俑”,在英国第四频道和美国NOVA科技频道播出,2014年获英国遗产委员会频发的“最佳考古展示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