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大省山西展出史前至明清时期考古新成果

  31日,文物大省山西展出2011年以来的考古成果,这18项考古成果时代跨度自史前至明清,展品达800件(组)之多。

  由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办的《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3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幕,中国知名考古专家和学者30日晚在展厅前畅聊考古故事,为公众答疑解惑。

  山西是中国的文物大省,现存地面不可移动文物3.5万余处,拥有包括唐代以来彩塑数量、古建筑数量、古代戏曲舞台数量等8个中国文物资源之最。

  “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期间,山西考古研究所从主动性考古研究课题,到配合经济建设的抢救性发掘,其推进的田野考古项目接近百项。包括对襄汾丁村和陶寺、翼城大河口、忻州九原岗、晋阳古城、蒲州故城、绛州衙署等大遗址的大规模发掘。

  在此期间,山西考古研究所发表各类文章300多篇,整理出版考古发掘报告及图书19部,荣获各类奖项24个。“这些考古发现解密了许多学术疑团和历史事件,丰富了山西古老的地域历史与文化遗产,也再次佐证了山西作为文物大省的重要地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王万辉说。

  本次展览按历史顺序分为“文化·文明”、“小国·大国”、“生前·身后”、“城市·生活”四个单元,展品约800件(组),为山西博物院临时展览中展品数量最为丰富的一次。展览通过考古人的视角,以讲述故事的形式为观众呈现考古揭示历史真相的神奇和艰辛。

  第二单元的“小国·大国”中,集中展示了西周时期不同国家的出土文物。见于史籍记载的有临汾盆地的霍、杨、贾等国,运城盆地的荀、耿、董、韩、冀、虞、虢等国。此外还有一些小国虽在史书记载缺失,但在考古中被发现,比如倗国与霸国。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益人说,考古并不是电视所看到的光鲜的模样,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必须认真,像对待案发现场一样,把所有的历史信息都保留下来,容不得半点虚假。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