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泉水博物馆四展馆亮相
2016-09-04 18:09:06 来源:齐鲁晚报 已浏览次
备受期待的泉水博物馆四展馆终于揭开神秘面纱。2日记者探访发现,济南泉水博物馆四处展馆从泉水文化、自然地质、互动体验、泉水生活的不同角度切入,应用各种表现手法讲述济南泉水故事,令人大开眼界。
济南泉水博物馆内共有四大展馆,其中泉水文化展馆位于趵突泉景区的泺源堂,泉水自然地质馆位于趵突泉景区的百花园,泉水电子体验馆位于大明湖景区的超然楼,五莲轩泉水生活体验馆位于环城公园景区内。
泉水电子体验馆7D技术驱动一滴水
泉水电子体验馆位于天下第一泉景区大明湖畔的江北第一楼—— — 超然楼里。进入展馆,瞬间感觉“高大上”,展馆内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将泉水历史文化丰富形象可观可感地展示了出来。
天下第一泉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泉水电子体验馆内共分为10个展区,展示面积1200多平方米。
泉水电子体验馆以“泉甲天下、云游古今”为主题,通过历史文化节点相连,采用时空穿越的展现手段,虚实结合贯穿整个游线,打造一个追忆千年泉水文化历史,回味泉城往事的体验之旅。
在这里,游客可以跟随虚拟主持人—— — 老残穿越到清末,去感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老济南市井民巷的风情画卷。接着,又穿越到宋朝,去感受李清照笔下“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情景。参观者走近时,荷花会缓缓盛开,荷香扑鼻而来,鸥鹭腾空而起,仿佛身临其境。
更有趣的是,互动体验馆里还运用7D互动技术,用“地心历险记”为创意蓝本,讲述吉祥物“泉水小精灵”的历险故事,让参观者领略泉水形成的种种奥秘,寓教于乐。
泉水生活体验馆观赏五莲泉绝佳角度
泉水生活体验馆位于天下第一泉景区的五莲轩。五莲轩南邻的半边街与司里街是济南较老的街巷之一,是前往黑虎泉、琵琶泉取水的必经之路,有着深厚的济南老街巷文化底蕴。
五莲轩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70平方米。在此基础上修建的泉水生活体验馆以“民俗文化”为中心,从“民俗文化,泉水文化,泉水饮食”三个方面打造成一处具有城市特色建筑空间布局的服务型建筑。
泉水生活体验馆从吃、喝、游、乐四个方面打造。“吃”指品尝泉水美食、特色小吃;“喝”指饮用泉水泡茶、泉水茶汤等;“游”指游黑虎泉泉群、护城河、解放阁等景点;“乐”指参与打水,听老街坊讲述济南故事等。
据悉,五莲轩的建筑风格为清末民初四合院。市民游客可以在此了解老辈济南人打水、吃水、用水、水夫送水等日常生活。这其中有几处雕塑饶有韵味。像“隔窗取水”用浮雕形式展现民俗场景,同时还是一处泉水直饮水点;半边街的民间故事“毛驴张送水”,以浮雕形式展现“毛驴张”卖水的生活场景。
2日,记者看到五莲轩泉水生活体验馆已经基本修建完毕,工人们正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站在五莲轩上,可以观赏到五莲泉的最佳角度,自上而下,五莲泉碧绿清澈,景象十分迷人。
泉水文化展馆展现泉水的源远流长
泉水文化展馆位于趵突泉北侧的泺源堂,该建筑为明代建筑,现在为三大殿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建筑面积61 . 4平方米。
由于正位于“三股水”的一侧,2日开馆当天泉水文化展馆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欣赏完了趵突泉,进入泉水文化展馆,就可以了解天下第一泉从何而来。
进入展馆就是一幅以鲁绣为表现载体的“泺水会盟”展屏,展示春秋战国时期“公会齐侯于泺”的历史故事。真正要追溯济南泉水趵突泉的源头,则要看展馆一侧的“泺字溯源”,该板块通过高仿实物展示“泺”字甲骨文,突出泺字的唯一性和世界性。另外以铜板雕刻展现“泺水棹歌”的场景。
泉水文化展馆通过各种历史资料及文物,将济南泉水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出来。如,其中展示的《趵突泉志》在全国志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文献价值,是世界最早、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泉水志。除此之外,东汉灰陶井、唐代古井中取出的战国陶罐、陶井;展示龙山文化时期的蛋壳陶、井甃等实物;以实物展示碧筒饮和拓展艺术品犀角杯等都在展示之中。
除了实物展览之外,泉水文化展馆中还使用动画手段,将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蒲松龄等人的咏泉佳作制作成水墨动画循环播放。
泉水自然地质馆可实时欣赏72名泉
泉水自然地质展览馆位于趵突泉景区的百花园,主展区面积110平方米。泉水自然地质展览馆以自然泉水为主题,以地质地貌为核心,展现济南泉水自然景观、地质特色与文化特质。
进入展馆,首先是个展示屏,采用电子沙盘形式展现济南市域内十大泉群、747处泉水的分布情况,顶部设置72名泉印章,通过灯光投到地面,直观展现济南泉水多如繁星,且各具风采。
在该展馆的一侧,是个立体模型沙盘,通过沙盘的演示和讲解,市民可以了解泉水成因;展馆内还展示了一些岩石实物,可以了解泉水地质;另外,还可以体验裸眼立体电视展示的泉水历史照片,是相当“长知识”的一个展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