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硬通货还是老油画

  “老油画”是内地拍卖行的称呼,在香港,大都统称为“20世纪的中国艺术”。现在市场里面担心通货膨胀的收藏心理还是非常强的,大家都在跟进一些稳定性的艺术家作品,比如在海外市场上经常出现的常玉、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吴大羽、丁雄泉,以及在内地拍卖中经常出现的关良、颜文樑、方君璧、刘海粟、林风眠等人的作品。这个板块稳定上升的一个原因是上拍早,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在佳士得及苏富比的拍场上。这样算来,一个有着20年行情的稳定板块,绝对完胜飘忽不定的当代艺术板块。

  查看拍卖数据不难发现,在2012年的市场低落回调时期,上段提到的一些艺术家作品上拍量并未减少,拍卖指数也大都呈上升趋势。比如,自2009年春季过后,华裔艺术家丁雄泉的作品在亚洲地区上拍量明显增多,虽然作品价格在市场低落时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其价格曲线一直上升,成交率也普遍维持在80%左右。丁雄泉在海外的市场开拓较早,后来延伸到台湾及香港地区,这种全球性的流通状态必然会吸引国内藏家的跟进。作品大范围、大数量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作品的增值空间,另外重要的一点是,艺术家的绘画风格是吻合中国人的审美趋向的。

  这些作品表现良好的道理与古代书画一样,资源、大盘固定,精品拿到手就是赚到了,况且出现在市场冷淡时期,价格相对来说还合理。另外,很多20世纪的作品在亚洲甚至全世界都是流通的,比如朱德群曾在法国居住过很长时间,在台湾、香港、新加坡也拥有大量藏家。从投资角度来说,有国际盘的艺术家更多了一层保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