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博物馆为您讲述“绿丘”中的杭州故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观光塔

 

  中国湿地博物馆,从它建成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它是全国首个以湿地为主题的国家级专业性博物馆,并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娱乐于一体。30多米的观光塔万塘览胜,2万多平方米的博物馆主体形似“绿丘”,除此以外,博物馆还有很多与杭州有关的故事要讲给你听。

 

  湿地里冒出的“新芽”是何方神器?《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的原型是西溪“蕉园诗社”的十二大才女?雕花印糕版又如何记录了杭州人的每个生命时段?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湿地博物馆,探一探这个以“自然”为名的“绿丘”中,到底深藏着怎样的杭州情愫。


  从远古到21世纪 “绿丘”中为何会长出一棵“新芽”来?

 

  从西溪湿地的附近走过,那处高达30多米的“小巨蛋”首先映入眼帘。它面朝湿地斜向挑出,被人戏称为西溪湿地上空的“UFO”。这个具有特殊造型的建筑,就是中国湿地博物馆的观光塔。

 

  “博物馆的建筑是向国际招标的,中标的是一位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后经社会公示和专家评选,大家也一致认同这位大师的方案。”中国湿地博物馆馆长陈博君告诉记者,博物馆的主体就像一个“绿丘”,9层楼高的观光塔就好比大自然中迸出的“新芽”。当时的设计理念,就是称博物馆为古老湿地上长出的一棵富有时代感的“新芽”。

 

  作为西溪湿地的最高点,观光塔可以俯瞰西溪全景,曲折的堤岸、稠密的水网,2773个鱼塘尽收眼底。难怪很多从观光塔上看过西溪的游客都说:整个湿地就像一条绝世美人鱼,水塘似鱼鳞,湿地像脑袋,而观光塔则是她美丽的双眸。

 

  除了俯瞰西溪,游客在观光塔内还可以观看由湿地博物馆自制的动画影片《梦幻西溪》。影片讲述的是远古时候两只相爱的神鸟。某天,一只神鸟因受日食的惊吓而降落到西溪。就在这里,它碰到了一位善良的小男孩。小男孩将它带回家疗伤,伤好之后,又带着它一起捕鱼、打柿子、划龙舟,与当地人一起过着快乐的“西溪生活”。在平静美好的等待中,神鸟终与另一半重逢。

 

  影片可以坐着看也可以躺着看,28个座位均可自行调节观看角度。更重要的是,电影的屏幕是扇形的,整个屏幕由顶部的固定幕和侧面的移动环幕组成,游客置身其中,就好像走进了一个扇形的“穹幕影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溪红学馆内景

 

  杭州与“红楼”究竟有着怎样的爱恨纠葛?

 

  在西溪湿地的高庄风景区,论墨香气,红学陈列馆绝对可数一二。从序厅出发,走过回廊,可依次进入众香楼、瑶华居、墨庄斋三个展厅。你会看到,无论是回廊的红楼梦考瓷画,还是众香楼的元妃省亲等场景,抑或是瑶华居中“蕉园”十二姐妹身世性情对比,以及墨庄斋对于《红楼梦》与西溪建筑、习俗、方言等生活原型和素材的展示,都记录着《红楼梦》与杭州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联系,首先要从土默热红学说起。该学说认为:《红楼梦》故事取材于洪氏家族和“蕉园诗社”的真实生活,生活场景以清初西溪园林建筑为原型,主要人物则脱胎于杭城四大家族和蕉园十二姐妹。陈馆长告诉记者,红学陈列馆就是在“蕉园诗社”基础上改建完成的。

 

  众所周知,大观园里的十二金钗多才多艺,先后结成“海棠社”和“桃花社”两期诗社。巧的是,在清朝初期,杭州也有“洪、黄、钱、顾”四大家族出身的蕉园十二才女,并结成“七子社”和“五子社”两期诗社,统称“蕉园诗社”。

 

  比如蕉园七子社的重建者林以宁,少年时寄居外祖母家,父亲为巡盐御史。性情上,“诗怀偏与药囊亲”,“半壁青灯临卫帖,一窗寒雨读陶诗”,也曾葬花,这不就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嘛!而“蕉园诗社”的其他成员,在大观园诗社中也都能找到对应的人物。

 

  走进红学馆,就好像走进了一部《红楼梦》。

 

  “可能连土生土长的西溪人都没法想到,每年春天都要举办的花朝节,竟然和《红楼梦》里的‘饯花辰’有着惊人的相似。”陈馆长继续介绍,《红楼梦》关于“饯花辰”的描写:“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此情此景,让人不得不联想到西溪。

 

  再如杭州的方言称“下雨”为“落雨”,“喝茶”为“吃茶”,“休息”为“歇息”,“夹菜”为“搛菜”,“犟嘴”为“强嘴”等,这些在《红楼梦》里都有类似的用法。第30回紫鹃对黛玉说道:“姑娘又不是了。这么热天毒日头地下,晒坏了他(宝玉)如何使得呢!”杭州方言的“日头”就是太阳的意思。

 

  《红楼梦》第75回,王夫人笑道:“不过都是家常东西。今日我吃斋,没有别的东西。那些面筋豆腐老太太又不大甚爱吃,只拣了一样椒油莼齑酱来。”莼齑就是莼菜切碎的酱菜。而杭州古往今来的一道名菜就是西湖莼菜, 它味道清香、营养丰富。西湖莼菜可做成椒油莼齑酱,把蔬菜的茎叶切细,再辅以盐、茴香、花椒末、酒、醋等调料,最后腌制成家常食用的酱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印糕版

 

  杭州人为何如此爱印糕?


  糕版展里收藏了哪些杭州故事?

 

  上了年纪的杭州人,说到哪家的兄弟姐妹之间长得非常相似,就会用“活脱脱像模子刻出来的”来形容。这里的“模子”,其实就是杭州印糕版。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以及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都有对杭州糕点或制糕过程的描述,可见杭州印糕版的历史悠久,至少可追溯到宋代。

 

  杭州人爱吃糕,除了美味,还在于它表达了美好的寓意。“糕”与“高”同音,每到逢年过节、造屋上梁、添丁进口、拜寿婚嫁,家家户户都要做一些糕团,并用糕版印上相应的吉祥图案,带有浓郁的杭州民俗特色。

 

  杭州的印糕版有啥花头?它记录了杭州的哪些旧时光?这些问题,在中国湿地博物馆都可以找到答案。

 

  走进博物馆3楼的民俗馆,大片大片的雕花印糕版让人回忆童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只馒头一块糕……”儿时的歌谣仿佛就在耳畔。而杭州的印糕版,也从最朦胧的记忆开始展开。旧日的印糕版,犹如生命的标签,记载着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

 

  婴儿快出生时,未来的外婆要去女儿家“催生”,所携带的礼品中,印糕必不可少。此时,“福增贵子”、“麒麟送子”、“五福临门”等图案就会出现在这些印糕上。

 

  孩子满月时,外婆又要来送糕了。考究的人家会送上几大笼,并印上“福、禄、寿、喜”、“龙生九子”、“黄金万两”等图案。

 

  等到孩子读书时,家中又得做印糕。“鲤鱼跳龙门”、“状元及第”等图案寄寓着长辈对孩子的美好期望。

 

  做生日时有生日糕版,结婚时还有喜糕。

 

  到了五十岁,“做生日”改成“做寿”。这时候的糕版又有一个独特的“做寿”系列。常见的有“寿桃”、“八仙过海”等。如果祝寿的人多,就会制作一种特大的寿桃,旁边包围许多小寿桃,俗称“百寿桃”。年龄越大,祝寿时做的寿桃、寿糕就越多。

 

  糕版话人生,在杭州的民俗活动中代代相传。而如今,随着现代生活对民俗的冲击,制糕活动与我们渐行渐远,或许只有从这一块块越发古老的糕版中,才能唤起一丝丝沉睡的记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