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巴什佛寺遗址考古新发现

  近日,西北大学考古人员对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境内的苏巴什佛寺遗址进行野外考古调查和清理时,新发现了140多件文物,佐证了丝绸之路古龟兹地区发生的多种文化和商贸交流。

  这次出土文物包括陶器、铜钱、铜莲花、塑像残块、玻璃块、动物骨骼以及果核等等,大部分时间为公元三到五世纪的魏晋南北时期,最晚的也是唐代的钱币和陶器,反映了自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文化就影响着古龟兹,安西都护府的设立,唐朝中央政府就对西域诸国实行了管辖。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冉万里介绍:“在这里边比较重要的遗物来自于中原地方的钱币,北周时期的永通万国、唐代的乾元中宝、乾元通宝、建中通宝、大历元宝等。这些遗物的出土反映了中原王朝对西域、对龟兹国的统治。”

  古龟兹是古丝绸之路西域的一个大国,东西文化在这里交汇,多种宗教在这里碰撞,形成了独特的龟兹文化。这次出土的萨珊朝波斯玻璃碎片,表明了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与波斯民间就已开辟丝绸之路,西方文明从此传到中国。在这次考古中第一次发现了铜莲花,另外还有大量的用于供奉佛象的器物及装饰品,印证了唐代佛教在龟兹国的盛行。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冉万里说:“不论从佛教上也好,从这个西方文化也好,中原地方的这些遗物也好,这些东西把它结合起来看的话,就是说龟兹是一个东西文明的交汇点,同时从大量的中原遗物可以看得出来中原王朝一直对龟兹实行着有效的统治。”

  苏巴什佛寺遗址俗称“苏巴什古城”,是新疆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佛寺遗址,曾出土过汉、南北朝、唐代钱币,萨珊朝波斯玻银片,铜、铁、陶、木器、壁画、泥塑佛像及绘有乐舞形象的舍利盒等,对研究当时的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西北大家大考古学生付胜龙说:“这些遗物一方面反映了龟兹一直是属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地方,在另一方面出现中国唐时的器物,表明这地方自魏晋至隋唐一直处于中原政府的控制之下,中原文化对其也有极大的影响,因而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