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高椅村样本”
中国古村落大多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遗存大量文物古迹,蕴含独特的地域乡土文化,具有优越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随着新乡村建设的加快,村落及村落文化正在大规模被“建设性破坏”,保护村落及村落历史文化则意义重大。本文以高椅村的历史文化保护为例,通过寻求该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为湖南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提供借鉴。
高椅村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
优越的地理位置
高椅村由硬强冲、上庄、高椅团(它包含长安债、天堂寨、石榴寨、上寨和下寨5个寨子)、文古冲和脚冲五个自然村落组成。它东临岭头村,南界三洲、唐舟村,西接若水镇的八守村,北连若水镇的望东村。“四山一水”是它的基本地貌特征。
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
建筑布局文化:即其八卦村的房舍与道路规划。家家相连、道路穿屋而过、村庄整体呈五瓣桃花状,每家每户种植桃李、袖子树。
水利营建文化:该村有48个水塘、48口井、一水贯通入巫水的排水系统,村民借助此系统免受水患。
清康自守文化:即该村对清官的推崇。该村杨姓村民居多,自称为汉时以清廉传世的“关西孔子”杨震后裔。村里风俗,清官致仕返村,如家无余财,则由村民腾屋供其居住,而其子弟则由族人集资送入学堂。因此高椅村历史上无贪官。
耕读传家文化:即重视农耕和教育的文化。高椅村自称为大儒之后,离高庙(传说中的炎帝故里)仅48公里,连山又即起源于此,农耕文化的底蕴深厚;村民历来注重子女教育,该村解放初有5个学馆,甚至包括一女学馆和一个武学馆;并有一个创办于1940年的新学堂。该村成才者众,以偏远之地,出了3个进士、10多个举人、50多个秀才;民国会同县出了8个大学生,高椅村就有四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学生也有200多个。对于湘西南的偏僻山区,这是十分罕见的。
重商守儒文化:高椅村接近洪江商城,村民长久以来以木材贸易为生,洪江商城运营的商户大半来自高椅村。解放初该村地主占80%,属“共同富裕”的典范。当地富裕者都能善待佃户和伙计,并兴力、义学、救助贫寒,贫富差距下大,没有明显矛盾。
侗汉和合习俗文化:有少部分侗文化习俗流传下来,与汉文化相融合。如“抬人会”“合拢宴”和四月八酿酒、喂牛等牛崇拜的习俗等,又如至今坚持的每晚打更、除夕夜的关门炮和年初一的开门炮、鼓励勤奋的大年初一抢头担水,腊月打糍粑小孩上腊板唱歌的特殊习俗等。傩戏延续至今,人们仍然保留请傩戏的传统。如今,佛教、道教的神灵同祀,各安其所。
高椅村这个地方民风淳朴,传统的自然村落形态保存完好,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所以只有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古村落才能不丧失自己的灵魂。本文提出几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方法:
①修复学馆,建成国学馆,传承国学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耕有读,方为耕读。高椅村汇集教育资源,开展国学和非遗的传承教育,重现“朗朗书声”,建成暑期国学教育和非遗传承基地,利用生态和文化资源吸引文化界人士、优秀教师、大学生暑期支教和中小学生及其家庭暑期度假,是修复该地生态、复兴该村耕读文化的现实路径。
②收集文物和故事、整理现有文物,建成中国第一家村庄文化博物馆一一高椅村落文化博物馆,形成该村耕读文化品牌展示与辐射的核心。
③用多种方式组织、调动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各项传统节庆活动,积极搭建人才规范化培养平台,吸纳青年群体参与,挖掘一般民间传承人,保护重点传承人,不断扩大传承覆盖面,优化其年龄结构,建立持续良好的传承人制度。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