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香”——陈荫夫写兰画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

  “‘王者之香’——陈荫夫写兰画展”日前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展出的近百幅写兰,包括水墨兰、朱砂兰和彩色兰,尽管从头至尾是一“兰”独秀,却独具匠心,既有时代情感又有传统魅力。

  “兰”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了“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的贤达高远,入世则百花不可争香,出世则悠然自成傲骨,有诗云:“兰为王者香,芳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花美。”

  对兰花的绘画在中国画派中代表性的是“写兰”。写兰以书法为基础,兰花的一花一叶,其筋骨、线条、法度大多从汉字笔画脱胎变形而来。写兰出色者,必走字出色。

  追溯中国画家写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但流传至今最古老的兰花图有南宋的赵孟坚、元初的赵孟頫、明代的徐渭、明末清初四僧之一朱耷等,都有写兰名作留存于世。不过,也因写兰者甚多,其创新尤为艰难。国内外许多水墨画爱好者、艺术家为了突破传统的瓶颈,做过很多尝试,陈荫夫正是其中极为执着的一位。

  1957年出生在福建福安的陈荫夫,擅画兰,还是诗人、书法家,出版了多部诗集和书画作品集,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原中国文化管理学会艺术总监。

  陈荫夫自幼习字,在楷书、草书上,都有深厚功力。经过多年探索,陈荫夫选择将草书融入写兰创作中,逐渐形成个人风格浓烈的“草书写兰”手法。细观其“草书狂兰”,大多描绘了狂风中兰花随风恣意舒展的形态,但其用笔张弛有度,力度节奏上把握细腻,形散却神聚,颇有 “任凭风狂雨骤,我自扎根山石、岿然不惧”的傲骨与勇气,充满浪漫主义情怀。

  陈荫夫表示,兰花代表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品质。兰花的叶子像剑一样,叫剑叶,根叫灵根,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我画兰就是宣扬这种美德。”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