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方戏”成国家非遗 海伦二人转唱响大江南北
2016-08-19 11:06:12 来源:新华报业网 已浏览次
手绢人生——记东北二人转第五代传承人赵晓波
在东北有这样一句话:“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在东北民间老百姓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宁可三天不吃不喝、也得看看赵晓波”。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国家级传承人赵晓波,是二人转最年轻的领军人物,人美戏甜,扮相不输20岁花样少女,在“金牌名旦”、"十大文艺名家、省“百名优秀民族民间文艺带头人”“黑龙江省基层优秀文化人才”等层层光环包裹下的她是对艺术深深的执着和坚守。
关东第一旦的历程
生在东北的赵晓波,从小就对二人转这种东北特有的民间艺术着迷不已,听到激动处会落泪不止,17岁被送去学习唱歌时,她背着家里改学了二人转,那时的民间艺术被认为不入流,没有前途,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乡亲们的指指点点,赵晓波开始了二人转之路,然而对于她来说,最难的不是亲人的阻拦,而是自身的年龄问题,骨骼已经长成的她,形体练习付出了异于常人的汗水和泪水,下腰、压腿,一天下来,浑身没有不痛的地方,躺在床上,伴着酸痛睡去,凌晨起床一练又是一天。
学成后,她开始跟着戏班子一个屯子一个屯子的演出,那时的二人转连个登台表演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走班,就是没有固定场所的流动演出,在艰难的环境下,她依然不离不弃,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凭着顽强和执着,她的艺术素养越来越高。1996年,她被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收入麾下,参演的新编拉场戏《情缘》、《生财有道》等曾参加省地方戏调演,1998年成为第一个走进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的进行专场演出的二人转女演员,并在台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巡演;2008年被在人民大会堂被国家批准任命为“东北二人转代表性国家级传承人”,同年,应北京2008奥运会城市欢乐文化广场庆典活动组委会邀请,随黑龙江代表队赴京演出;这些年来,赵晓波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二人转,她也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关东第一旦。今年8月赵晓波主演的《海伦往事》被黑龙江省文化厅推荐,在梅兰芳大剧场参加由中宣部和文化部主办,由全国各地31个基层院团组成的戏曲汇演,并在全国巡演迄今为止,已演出29场,备受好评。
留住二人转的根
二人转素有南派、北派之分,在行内俗称“南靠浪,北靠唱”,南派注重表演和模仿,属于小调,而北派二人转以黑龙江省为代表,纯粹靠唱功,演唱的曲目多是传统的大段拉场戏,又称正戏,更是二人转的根。而二人转在当代虽有复兴之势,但传统的正戏却日渐衰弱,二人转真正的艺术在声声叹息中,彷徨不前……
“我要传承这种传统的正戏,留住这个根。”赵晓波暗下决心。
赵晓波在演出之余创办了赵晓波二人转艺术传承基地。学员年龄在15周岁至25周岁之间,大部分来自东北农村。训练多为半封闭式的,早上六点半就要起来练功,上午调腔,下午练各种形体动作,晚上赵晓波不顾演出劳累,还要亲自传授技艺,并且每周都要对节目表演进行测试。现在9人已考进国家正规文艺团体、4人被省白淑贤艺术基地录取、9人获得全国及省市级赛事奖项。2013年东北三省首届农民曲艺节弟子王东雨获得金奖。在2014年6月首届东北三省铁岭杯二人转大赛弟子徐海燕获得金奖。
近几年赵晓波与黑龙江电视台、吉林电视台、辽宁电视台和沈阳莎梦文化传播公司联合录制的单出头、二人转、拉场戏、小帽、作品一百三十个,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避免传统剧目的失散,文本资料“传统北派二人转剧目”即将发行。她助推具有300年历史的东北二人转艺术从民间到殿堂,扎根于百姓心中,让这一艺术形式转出一片新天地。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