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待破局:蹚蹚京师瓷这趟浑水
2016-08-10 16:34:02 来源:大河报 已浏览次
这看起来的确是一趟浑水,尤其在事关“民族大义”之后,水变得更浑了。而事件本身不过是有人质疑北师大受赠的文物是赝品,类似的事情在国内已经发生多起。既然明知道人们质疑受赠的文物是赝品,拿出来鉴定一下不就可以了吗?
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就在这里,什么样的鉴定才具有打破僵局、澄清事实的公信力呢?
事件背景

疑似京师瓷(图片来源网络)
“京师瓷”事件:2016年7月,邱季端先生捐赠6000多件古陶瓷给北师大,成立中国古陶瓷博物馆。然而,该批古陶瓷的真伪却受到质疑,正反双方通过网络展开激辩,一时之间各种“阴谋论”“利益集团”“文脉保卫战”甚嚣尘上……引发收藏界广泛关注。
鉴定不清,水变浑
都说古玩行水深,其实,确切地讲是水浑。在古玩界混久了都明白,古玩行从古到今都是遮遮掩掩的买卖,鉴定是很私人的事情,往往难以说清楚。那种因买错赝品愤而自杀的情节,现实中少之又少,更多的是“交学费”退货,或者不声不响地将赝品转手出去。“京师瓷”这么个“秃子头上的虱子”,怎么能够掰扯这么久?不是拉大旗作虎皮,就是搞法律援助什么的,关键还是在鉴定不清。
由此可见,没有暴露在阳光之下的鉴定才是水最浑的地方,而文物鉴定才是这一趟需要彻底澄清的浑水。
没有公信力,哪里来的春天
对于文物艺术品行业来讲,公平、公正、客观、准确的文物艺术品鉴定及价值评估就是行业的良心和行业的公信力。
近年来,除了闹得沸沸扬扬的“京师瓷”事件,收藏界亦是地震频仍。这边深圳“最大”民营博物馆馆长才闹了一出“失联”,那边天津“著名”瓷房子主人就被抓,怎么会这样?行业没有公信力,纯靠忽悠,泡沫越吹越大,当然要破。有媒体做过调查:在2007年之后成立的大艺术机构,没有一个成功案例。说起来难以置信,而事实的确如此,中国艺术品市场一直处在一种混乱的投机与激情驱动下的畸形状态,艺术品金融化步履蹒跚,艺术品投资名不副实。原因很简单,谁会把资金投向一个遮遮掩掩的没有任何信誉的领域。况且,没有权威的鉴定,艺术品的质押、继承、税务、司法、捐赠等等,诸方面都成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艺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文物艺术品行业如果连这点公信力都建立不起来,却要空谈什么做强做大文化产业、艺术春天、文化复兴等等,都是扯淡。
专家不可靠,仪器不可靠,草台班子更不可靠

深圳大芬油画村成为重要的油画出口基地
专家,顾名思义是指在有限范围做深度研究的人,现实生活中那种无所不知的“专家”,根本不靠谱。很多藏友往往迷信有名的专家,这也是一个误区。不是说这些著名专家没有一技之长,关键在,他掌握的东西不见得是你需要的。文物艺术品分类极细,陶瓷、青铜、玉器、书画……每一大项又分出若干小项,作为鉴定专家能掌握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不错了。浩瀚的文物艺术品海洋由成千上万个严格区分的专业研究领域组成,专家们研究的领域越小,底蕴就越深厚,水平也就越高。因此,求鉴者是否能找到对口的专家,比鉴定行为本身更为重要,遗憾的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些。
科技鉴定这些年很受追捧,实际应用效果却差强人意。除了热释光(TL、OSL)技术在古陶瓷直接测年上表现不俗外,其他如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分析、拉曼光谱无损检测技术等间接测年技术,应用成效很差。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艺术品使用的材质及保存环境的复杂性密切相关,尤其是那种依赖大数据库支持的间接测年技术令人失望。即便是效果不错的热释光技术,也因取样的局限性,容易被造假者蒙蔽。
这次“京师瓷”事件发生后,很多热心人士建议由一方或多方联合组建专家团,结合科技仪器进行鉴定介入。用意是好的,可惜仍然无法解决最根本的公信力问题,且不说专家出现分歧之后怎么办,单是专家团的构成就难以令人信服。草台班子的鉴定结果,最终不是由一方操纵就是在多方博弈中相互妥协。这种陈旧的专家团模式早就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了。
鉴定谁说了算
提到这个问题,文博部门似乎最有发言权。其实,个人认为,文博系统的工作人员并不具备文物艺术品的真伪鉴定能力。对于一个文物工作者来讲,文物的考古发掘、保护、展出及行政管理才是其主要任务。即便偶尔从事一些鉴定工作,也不过是在出土文物中去鉴别文物。相较于民间的古玩商或收藏家,天天在一堆赝品中淘宝,稍有失误,轻则破财,重则倾家荡产的状况,孰强孰弱,一目了然。鉴定谁说了算?借用李克强总理说过的一句话:高手在民间。
依靠科学的鉴定体系才是唯一出路
中国文物艺术品行业长期以来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国家文物政策与现实脱钩的矛盾,这是制约行业公信力通过市场化渠道建立的重要障碍。当前,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文物鉴定乱局要有实质性的突破,唯有走司法独立道路,严格遵循司法鉴定程序,由第三方建立起一套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的鉴定体系才是出路。那种依赖传统专家、科学仪器,或者专家加仪器的原始模式根本就行不通。如今,在独立的科学的鉴定体系没有建立之前,对付“京师瓷”这类纷争,最靠谱的方式还是依靠民间力量,国宝帮不过是一个笑话,毕竟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最后,报告一件“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在稳坐世界第一“东方艺术赝品”生产大国宝位的同时,正在迅速成为世界第一“西方艺术赝品”生产大国。世界艺术品市场上,我们已经成功地让所有东方艺术品鉴定大师蒙圈,现在正在让西方艺术品鉴定大师也蒙圈。那种依赖国外技术解决国内鉴定问题的思想可以OUT了,国外拜师团正在开进中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