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品让乞巧文化“活”起来

  精致的红线织成3个心形,把3颗天然心形的红豆包围其中,寓意“爱你在心”。钥匙牌一面分别为古朴的龙凤图腾,一面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再配以心形环绕的红黑玛瑙,寓意“龙凤呈祥、百年好合”……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广州乞巧文化节引入了更多文创产品。广州市乞巧文化节主办方认为,通过乞巧文创产品的创意设计,能为乞巧文化产业发展寻求新的路径,未来也将推出广州乞巧文化节特有的文创产品。

  乞巧节提升文创产品接受度

  广州乞巧文化节期间,无论是在天河珠村乞巧苑的游园会,还是在广州塔的赛巧会上,都能看到乞巧主题的文创产品。广州市乞巧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杨静介绍,今年除了个人参展参赛的文创作品,还有三四家企业带来的文创产品。

  “我们很需要像乞巧文化节这样的特定文化氛围来宣传文化品牌。”玖禧愛手工工作室创办人曹滢是第二年参与广州乞巧文化节,他们带来的参展作品目前已经市场化,多以红豆、玛瑙、红绳等采用手工制成,营造充满爱的产品。

  曹滢注意到,在普通的环境下,大众对他们产品的接受度并不高,难以深入理解其文化内涵。而在乞巧文化节的氛围下,产品就成为心灵手巧的作品,同时也蕴含历史情感文化。“人们对产品有重新认可,年轻人对产品的接受度也更高”。

  广州仁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仁甫是第一次参加广州乞巧文化节,他带来的文创产品多为广绣、粤绣产品。他们还与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合作,推出了由学校师生创作的文创作品。“乞巧文化节这个传统节日和我们传统工艺品很吻合,可增加品牌曝光度”。

  文创产品急需新生代设计师

  乞巧文化节的文创产品颇受市民喜爱,其发展能否迎来新机遇?在曹滢看来,文创产品首先是文化产品和原创产品,文化产品需要情感的回归和传统文化的回归,而原创产品则需要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玖禧爱手工工作室有3个设计师,长期合作的手工师傅有3个,接单较多时还会和珠村手工艺人合作。“我们有网店,推新款后很快会被别的网店抄板,他们网络推广经验丰富,也没有设计师的成本,卖得更便宜,销量更好”。推出新款后,他们都会隔段时间再上传至网店。

  陈仁甫说,他们一直都有开设广绣培训班,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但很多年轻人都是来几天就走了,坐不住。缺乏年轻人的参与,产品研发就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题材太传统,和现代距离拉太远了。”陈仁甫说,目前他们的客户以50后、60后居多,如果能有年轻人参与,开发更多生活日用品等实用的产品,会让传统工艺更容易传播。

  未来将研发乞巧文创产品

  事实上,为了鼓励和培养更多年轻人参与乞巧手工艺制作,赛巧会今年还特别设置了青少年传承组。参赛前,轻工职业学校乞巧艺术社团的师生们亲自到珠村拜师学艺,跟着巧哥巧姐学折纸、做网花,他们用环保材料制作了牛郎织女相遇的《夏日荷塘》。在拜师学艺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不仅学习到了乞巧技艺,还在珠村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业内人士看来,广州乞巧文化节连续三年举办赛巧会,在很大程度上保存和培养了乞巧习俗传承的中坚力量和新生代。本次赛巧会在珠三角地区选拔了一批具有广东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艺术作品到广州塔集中展示,促进了民间艺人们手工技巧的交流,也是对民间乞巧手工艺制作者的激励与肯定。而通过乞巧文创产品的创意设计,则为乞巧文化产业发展寻求新的路径。

  “文创企业对市场比较敏感,将乞巧文化转化为市场产品,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杨静说,广州乞巧文化节仍在摸索如何推出自有的文创产品,对文创产品的研发、销售、渠道等都在尝试过程中,未来将会推出广州乞巧文化节特有的文创产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