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科普:大禹治水和夏朝都有了新证据
2016-08-09 10:44:52 作者:林小春 来源:新华社华盛顿 已浏览次
在中国“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上古的传说。不过,一个中美科研团队 8月4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宣布,他们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古代一场超级大洪水的科学证据,这一洪水很可能就是“大禹治水”故事中提到的灾难性大洪水。同时,这也为夏朝的历史真实性以及起始年代提供了重要支持。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现南京师范大学聘用人员吴庆龙对新华社记者说,尽管很多人认为大禹治水的故事有一定事实基础,但此前一直没有发现这场大洪水存在的科学证据。2007年,他参加黄河上游积石峡地质考察时偶然看到了一些特殊的碎屑,后确认为上古一场巨大溃决洪水的沉积物。由于这一洪水规模巨大,他们推测,这很可能就是中国大洪水传说的源头。
当时的情景也许是这样的:一场强烈地震在积石峡引发了大规模滑坡,滑坡堵塞黄河6到9个月,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水量持续增加导致堰塞湖溃决,多达110亿至160亿立方米的湖水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泄,形成流量巨大的洪水。
目前有记载的黄河最大一次洪水发生于1843年,最大流量约每秒3.6万立方米,而这一溃决洪水的流量可能是1843年洪水的10倍左右,达到每秒30万至50万立方米。
参与研究的美国珀杜大学教授达里尔·格兰杰在《科学》杂志召开的电话记者会上解释说:“换个角度看,这差不多与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曾发生的最大洪水相当,位居地球近1万年内发生的最大洪水之列。”
“这样规模的洪水灾害在中国(有确切记载的)历史时期内没有发生过,是一场非常罕见的巨大洪水,因此,我们推断它应该就是与‘大禹治水’有关的那场大洪水,”吴庆龙说。
造成这一堰塞湖的强烈地震同时严重损坏了下游25公里处的喇家聚落,包括儿童在内的一些遇难者被埋在坍塌的洞穴里。研究人员通过对喇家遗址中被埋幼年人骨进行碳14年代测定,确定这场大洪水发生在公元前1920年左右。
传统认为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是大禹在成功治理大洪水后建立的。另一名研究人员、台湾大学教授高德说,20世纪20年代以后,夏朝的历史真实性受到一些质疑,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夏朝是后来周朝的统治者为了政治需要而杜撰的。但中国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完全认可夏朝的存在,并将夏的起始年代定在约公元前2070年。
高德说,有些考古学家认为,最可能为夏朝文化遗存的二里头文化(位于河南省)的开始年代为公元前1900年左右,两者之间存在170年的差距,这使许多研究人员深感困惑。
基于溃决洪水的精确定年,以及大禹和其父治水约用20年的历史记载,最新研究推断,夏朝的起始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年,晚于早先的推断,但与黄河流域考古记录中社会重大转型的年代一致,即与新石器文化衰落和青铜文化开始的年代一致。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他们解决了多年以来基于文献的年代框架与基于考古的年代框架之间的矛盾。
吴庆龙介绍说,这一研究历时近10年才完成,合作者包括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震局、斯坦福大学、珀杜大学、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台湾大学、哈佛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中美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