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奇妙日之“刀光剑影”实践营小记者玩转刀剪剑博物馆
2016-08-09 10:30:19 作者:汪嘉伟 来源:每日商报 已浏览次
位于京杭大运河边的桥西文化街建筑鳞次栉比。上周六,商报实践营小记者们来到中国刀剪剑博物馆,这座由桥西土特产仓库改建而成的博物馆,带给孩子们不少惊喜与收获。
展厅参观收获颇丰
“小朋友们,你们现在手里都拿了一份寻宝图,带上它,开始我们今天的博物馆之旅。”讲解员的话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
小记者们整齐地排好队伍,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来到展厅二楼的刀与剑文化展览,这里展示了历史各个时期刀剑的演变。
显然,喜爱看武侠小说的男孩子们对刀剑充满了好奇,“快看,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小记者兴奋地说,“看来大家对三国很是了解,三国有什么呢?”“关羽有青龙偃月刀,”另一个小记者忙接过话来。“其实三国时代是不可能出现青龙偃月刀的,因为真正的长柄刀出现是在五代十国时期以及宋代。”讲解员耐心地解释道。大家这才恍然大悟,看来三国演义也有误导呀。
当参观完二楼展览后,小记者们已经能回答出寻宝图上不少问题了。
随后,大家来到一楼的剪刀展厅,我们所熟知的“张小泉”剪刀原名并不叫“张小泉”,而是名为“张大隆”,后因为防别人冒用招牌,遂于清康熙二年改为“张小泉”。小记者们认真地记着笔记。
这时,小记者们突然被眼前的一些迷你剪刀吸引住了,一个个小脑袋都挤到了玻璃前。“这个剪刀那么小,能剪什么啊?”“剪睫毛?”“剪纸用的?”还有的小记者想象力更是非凡,直喊“不对不对,那一定是小人国的剪刀。”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了讲解员:“其实这是辟邪用的。”小记者们再一次恍然大悟,“怪不得那么小”。
讲解员还告诉小记者们,别看剪刀是一种平常的日用品,但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选料、嵌铜、成型、压角、淬火、研磨等几十道工序,可不简单。
剪纸活动乐趣无穷
除了在丰富多彩的展厅参观学习,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大师工作室里的剪纸大师方建国为小记者们带来的剪纸教学,让大家亲自动手,体验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
只见方大师拿起一张纸,灵活地挥动着手中的剪刀,不一会儿一张精美的窗花便出现了,“哇,好厉害啊!”“真漂亮。”小记者们连连称赞。
轮到小记者们动手了,“可是我还不会,怎么办?”不少小记者望着眼前这张红红的纸不知如何是好。“大胆地剪,不要怕剪坏,”方大师手把手地教起孩子们,同时,家长们也纷纷加入到鼓励的阵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双重鼓励后,小记者像是吃了颗定心丸,一个个都拿起了剪刀。没过多久,桌子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小记者们的作品,一片红火。“大家剪得都不错” 方老师表扬道。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