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围塘站:最老火车站挖出多处遗址
2016-08-08 09:13:09 作者:曾卫康 骆昌威 来源:广州日报 已浏览次
蜿蜒的木架候车长廊在老火车站边静立了百年,行李包裹托运处的繁体字印证了它的年龄……荔湾区石围塘街这座全国最早火车站之一的石围塘站,广三铁路总工会、候车大厅、风雨长廊、火车站大门等遗址陆续被发现。这里有全国最早的水陆联运、最早的百年铁轨。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把石围塘码头、石围塘火车站等百年历史遗迹纳入相关规划进行提升,打造成珠江两岸游的一个景点。
百年铁轨有迹可寻
近日,记者步入广三铁路起点站石围塘车站,一个样式古朴的候车木架雨棚非常引人注目。雨棚高约3米长近80米,呈南北向一直延伸至珠江码头边。
石围塘站工作人员表示,“这个雨棚自建站以来从来没有改变过。在忙碌时候,雨棚还起到候车长廊的作用。”
而在木架雨棚旁边,记者发现了一个小房子,上面写着“行李包裹托运处”。“进入候车雨棚后,乘客可以将行李在小房子窗口托运”,石围塘站负责人说,“经过这些雨棚,就可进入到候车大厅。目前的石围塘站办公大楼就是原来的候车大厅改建的。而办公大楼南边的黄色大楼, 其实也是候车大厅的一部分。可惜候车大厅主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拆除了。”
“售票大厅、火车站大门依旧保留着”,顺着工作人员指引,记者发现原来售票大厅改为物流公司办公场所。而石围塘火车站原本大门的两棵百年老树依旧茂盛,两根水泥大柱子形成的大门已经被围墙封闭。
在火车站旧站台旁,还保留有一段百年前铺设的铁轨,这段长近三百米的铁轨比如今的铁轨稍细,表面已锈迹斑斑。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机车养护的支线,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每天仍有火车开到这条支线进行日常保养。
据介绍,广三铁路自广州珠江南岸石围塘,经三眼桥、佛山、小塘至三水,分两段先后修筑,由美国合兴公司投资修筑。1901年12月起,开始修筑广州石围塘至佛山一段,长16.5公里,这是中国最早的复线铁路。
1903年10月5日,佛山至三水一段建成通车,标志着共耗资四千万美元的广三铁路全线竣工,时任两广总督的岑春煊主持了盛大的通车典礼。
老站目前仍有火车开出
由于公路、水路的高速发展,该站从1992年开始停止客运。从那时到2013年,石围塘站全部经营货运,日均到发车381车,卸车305车,是羊城铁路总公司的卸车大户。不过,这两年火车站货运量已经大大减少。
石围塘火车站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每天大约还有4班次货运,主要是盐、化肥等,这些货物运输到昆明等地。”“不过跟高峰相比,已经差很远了”,石围塘火车站有关负责人说,目前该火车站还有职工100多名,退休职工280多人。
盼规划纳入珠江游
“我们等待新的规划”,石围塘站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希望跟广州老南站一样,重新规划地块。”据透露,目前石围塘站范围从珠江边一直到芳村大道,“地块上曾经有广铁三小、火车维修电气区等,面积与黄沙的广州铁路老南站相仿。”
而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石围塘火车站、石围塘码头有百年历史,是广州不可多得的文化印记。长期以来,石围塘火车站、石围塘码头片区发展相对滞后,希望能与广州相关规划结合,纳入珠江游景点。
“红色”广三铁路
铁路工人热血参加广州起义
抗战时期为抗敌慷慨拆铁轨
广三铁路自广州珠江南岸石围塘,经三眼桥、佛山、小塘至三水,分两段先后修筑,由美国合兴公司投资修筑。广三铁路与西、北江航运连接,是当年通向粤西、粤北主要通道。该铁路建成时,以客运为主,每日平均运送旅客万人以上。据资料记载,当时广三铁路的客运量占广东铁路客运人数一半以上。据《中国铁路史》记载,广三铁路虽短,却是清末运输效益颇佳之路。
石围塘火车站还有一段革命史。在街道负责人带领下,记者来到广三铁路工会所在地,一栋近百年历史红砖小别墅。目前,小别墅属于铁路部门产权,还有八户人家居住。
1924年春,中共广东区委派杨殷等同志到粤汉、广九、广三铁路组织工会。通过他们在工人中开展工作,不久,杨殷组织广三铁路的机器厂、木工厂、材料厂、油漆厂、印刷厂的工人组成了“广三铁路临时工会”。
临时工会成立后,立即领导工人投入武装反击商团的挑衅,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的斗争中。在党的领导下,广三铁路工人大罢工,使滇、桂军阀不能利用铁路调运兵员和弹药。工人们还将火车零件拆下,埋在地下,使火车无法开动。1925年6月23日,广三铁路工人参加了沙基大游行,到沙面抗议英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
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 广三铁路工人运动更加活跃,工人们除积极筹备成立广三铁路总工会外,还帮助广三铁路沿线的农村成立农会。广三铁路机车司机工人协助吴勤成立南海四区农会;养路工人协助五眼桥、秀水、盐步、大沥、大镇等乡成立农会。
1926年7月底,召开了全路工人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广三铁路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以准备建立广三铁路总工会。
1927年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领导广州起义,广三铁路工人与广州市郊一区农民协会的农民自卫军组建成第六工人赤卫队联队参加起义。战斗打响后,第六联队直扑石围塘,迅速占领广三铁路管理局。在战斗中歼灭李汉魂部队一个连,与此同时还攻占了芳村花地警察局及沿线几个车站及部分乡村。
抗战爆发后,工人们日夜开工,将石围塘至佛山双轨拆去一轨,佛山至三水路轨则全段拆除,令日军无法利用这个珠三角运力大动脉。战后重新铺设,1946年9月全线恢复通车。
石围塘火车站
石围塘火车站是广(三)茂铁路线上的一座二等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石围塘路,于1903年投入使用,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火车站,也是全国最古老的火车站之一。过去,客运可办理旅客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可办理整车、集装箱及零担货物到发。
石围塘火车站也被广州的摄影爱好者当成具有怀旧风格的外拍场所,几乎每月都有电影厂、电视剧组来该站取景拍摄。
广三铁路那些年
最早坐火车还要先转轮渡
广三铁路与西、北江航运连接,是当年通向粤西、粤北主要通道。该铁路建成时,以客运为主,每日平均运送旅客万人以上。据资料记载,当时广三铁路的客运量占广东铁路客运人数一半以上。据《中国铁路史》记载,广三铁路虽短,却是清末运输效益颇佳之路。
“出站的旅客要沿着遮阳避雨的雨棚直接走进码头”,石围塘站负责人说,“很长一段时间芳村与广州城区之间没有桥,只能摆渡过江。那时,全国各地乘客要坐广三铁路火车,还要从黄沙码头坐轮渡到石围塘码头,再到石围塘火车站。或许,这就是全国最早的水陆联运。”
票价:1角8分可坐到佛山
石围塘站最初只做客运,1955年开始兼营货运;此后珠江大桥建成,去佛山的公路日益畅通,广三铁路由客运为主转为货运为主;1992年3月,该站停止客运业务。
火车站退休工人回忆,石围塘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春节期间,每天有44趟车往来,客流量最高时一天近8万人次。那时每天早上5时30分发车,晚上9时30分收车。当时从广州到佛山地区走陆路只有广三铁路,很多广州市民都到佛山周边购买农产品,回来的时候肩挑手提,甚是热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