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临漳首批修复文物通过验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记者从邯郸临漳县委宣传部获悉,近日,于临漳县举行的邺城遗址出土石质文物第一期修复保护验收结项论证会上,北吴庄出土佛造像第一期修复的197件石质文物通过验收。

 

  据了解,来自社科院考古所、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2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证会。

 

  会前,专家组仔细考察了北吴庄出土佛像的修复场所和库房保存情况,现场观察了解文物所面临的各项病害及修复工作的程序和规范,并前往佛造像博物馆,检查验收了已初步完成修复工作的第一批佛教造像。会上,专家组查看了相关资料,听取了邺城考古队关于邺城北吴庄佛教造像的发现与发掘、资料的整理及展示情况汇报。

 

  经过论证,专家组认为,邺城遗址出土石质文物第一期修复保护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保护修复方案开展,资料齐全、档案规范、技术合理、方法科学、效果良好,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同时,专家组也对今后的修复工作提出了新的意见和建议,如增强前期基础研究工作,改善库存佛造像的保存环境,加强保护修复后佛造像的跟踪监测等,并建议尽快启动第二期保护修复工作。此次专家论证会的召开,对邺城出土佛造像的修复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使之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据悉,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于2012年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建的邺城考古队抢救发掘,出土编号佛教造像2895件(块),是近年来佛教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北吴庄佛像埋藏坑出土佛像数量众多、造型精美、色彩绚丽、题材丰富,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类型、题材和组合提供了可靠的标本,充分证明了邺城作为北朝晚期中原北方地区佛教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也为探讨中国历史上的灭佛运动和佛像瘗埋方式提供了重要线索。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