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霍巍生于成都,祖籍河北,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担任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9年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1个人履历

 

  1957年

 

  2月25日生于成都,祖籍河北邢台县人。

 

  1978年

 

  9月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

 

  1982年

 

  7月本科毕业、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

 

  9月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

 

  1985年

 

  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

 

  9月留校毕业任教,任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助教,并兼任教研室秘书。

 

  1988年

 

  任考古教研室副主任,并承担《汉唐至明考古》等课程。

 

  1990年-1992年

 

  赴西藏参加为期三年的西藏自治区文物普查。

 

  1992年

 

  升任历史系考古专业副教授。

 

  获日本安培尔奖学金赴日本茨城大学进行学习访问。

 

  1994年

 

  任四川历史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

 

  1995年

 

  任四川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兼博物馆馆长,同年升任教授。兼任四川省历史学会副会长。

 

  1997年

 

  获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随后回国。

 

  1998年

 

  任日本文部省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1999年

 

  任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兼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当选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理事。同年被批准为四川大学考古学博士生导师。

 

  2000年

 

  兼任教育部国家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同年受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同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专家。

 

  2001年

 

  受聘为吉林大学中国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2年

 

  受聘任香港城市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2009年

 

  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并受到总书记、总理亲切接见。

 

  2012年

 

  入选2011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聘任岗位为四川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特聘教授。

 

  2主要著作目录

 

  (凡未标出著者名者均为独著,下同)

 

  1987年

 

  《宋元明时期的尸体防腐技术》,《四川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1989年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的原始文化》(霍巍、李永宪),《西藏研究》1989年第2期。

 

  《试论无胡蜀式戈的几个问题》,(霍巍、黄伟),《考古》1989年第3期。

 

  1990年

 

  《宋元时期的敦煌葬俗》,《敦煌研究》1990年第1期。

 

  《西藏天葬风俗起源辨析》,《民族研究》1990年第5期。

 

  《论宋元明时期尸体防腐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1991年

 

  《西藏考古新发现及其意义》,《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1992年

 

  《四川丧葬文化》(霍巍、黄伟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1993年

 

  《论卡若遗址经济文化类型的发展演变》,《中国藏学》1993年第3期。

 

  1994年

 

  《西藏古代墓葬制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西藏高原远古丧葬习俗的古史传说之历史考察》,《西藏研究》1994年第1期。

 

  《西藏高原史前墓葬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藏学》1994年第2期。

 

  《大唐天竺使出铭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日]《东方学报》第66册,1994年。

 

  《西藏曲贡石室墓出土的带柄铜镜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考古》1994年第7期。

 

  《吐蕃时代墓葬的动物殉祭习俗》,《西藏研究》1994年第4期。

 

  《西藏山南隆子县石棺墓的调查与清理》(霍巍、李永宪)《考古》1994年第7期。

 

  《西藏吉隆县发现唐显庆三年大唐天竺使出铭》(霍巍、李永宪),《考古》1994年第7期。

 

  1995年

 

  《西藏高原古代墓葬的初步研究》,《文物》1995年第1期。

 

  《西藏考古与西藏古代文明》,《西藏研究》1995年第3期。

 

  《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南亚的古代交通》,《中国藏学》1995第4期。

 

  1996年

 

  《密教遗迹与唐代中日文化交流》,[日]《季刊考古学》第54号,1996年。

 

  《从新出唐代碑铭论羊同与女国之地望》,《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1997年

 

  《古格与岗底斯山一带佛寺遗迹的类型及初步研究》,《中国藏学》1997年第1期。

 

  《论古代象雄与象雄文明》,《西藏研究》1997年第3期。

 

  《西藏阿里皮央东嘎石窟调查简报》(霍巍、李永宪),《文物》1997年第9期。

 

  《再论西藏带柄铜镜的有关问题》,《考古》1997年第11期。

 

  1998年

 

  《西藏西部佛教文明》,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西藏西部佛教石窟壁画中的曼陀罗与东方曼陀罗艺术》,《中国藏学》1998年第4期。

 

  1999年

 

  《西藏西部佛教石窟壁画中的降魔变与敦煌佛教艺术》,《西藏研究》1999年第1期。  《三段式神兽镜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日]《日本研究》1999年第3号。

 

  《蜀与滇之间的考古学》,[日]渡部武等编:《四川的考古与民俗》,庆友社,1999年。

 

  2000年

 

  《四川何家山崖墓出土神兽镜及相关问题研究》,《考古》2000年第5期。

 

  《近十年西藏考古的发现与研究》,《文物》2000年第3期。

 

  《关于佛教初传吐蕃传说的一个新版本》《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4期。

 

  《吉隆文物古迹与蕃尼道上古代中尼文化交流的若干问题》,《西藏研究》2000年第1期。

 

  《西藏东嘎石窟壁画中的佛传故事画试析》,《西藏研究》2000年第4期。

 

  《王玄策与蕃尼道》,《中国西藏》2000年第2期。

 

  《从新出考古材料论我国西南的带柄铜镜问题》,《四川文物》2000年第2期。

 

  2001年

 

  《西藏西部佛教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西藏西部佛教石窟壁画中供养人像服饰的初步研究》,《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大唐天竺使出铭相关问题再探》,《中国藏学》2001年第1期。

 

  《吐蕃古墓试掘记》,《中国西部》,2001年4月号。

 

  《20世纪西藏考古的回顾与思考》,《考古》2001年第6期。

 

  《西藏札达县皮央·东嘎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1年第6期。

 

  《岷江上游新出南朝石刻造像及其相关问题》,《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西藏高原早期金器的考古发现及其相关问题》,《西藏研究》2001年第4期。

 

  2002年

 

  《古格王国—西藏中世纪王朝的挽歌》,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2002年1月。

 

  《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巴蜀书社,成都,2002年10月(霍巍、王挺之主编)主要论文目录      《踏察神秘的象雄古城》,《中国西藏》2002年第1期。

 

  《象雄故地上的神秘之丘》,《中国西藏》2002年第2期。

 

  《论西藏札达皮央佛寺遗址新出土的几尊早期铜佛像》,《文物》2002年第8期。

 

  《西藏阿里札达县象泉河流域发现的两座佛教石窟》,《文物》2002年第8期。

 

  《西藏阿里东嘎佛寺殿堂遗址的考古发掘》《文物》2002年第8期。

 

  《卫藏地区几座佛教石窟遗迹及其相关问题》,《西藏研究》2002年第3期。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