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檀香木佛塔

说起塔,总让人想起幽深的古寺,悠扬的钟声,一股远离尘嚣的感觉扑面而来,诸如“塔涌香花池”、“妙塔天花香”、“林间塔影郁苍苍”、“塔古灯犹照”、“遥礼前朝塔”等古诗句也不时涌入脑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说起塔,总让人想起幽深的古寺,悠扬的钟声,一股远离尘嚣的感觉扑面而来,诸如“塔涌香花池”、“妙塔天花香”、“林间塔影郁苍苍”、“塔古灯犹照”、“遥礼前朝塔”等古诗句也不时涌入脑海。

 

  镇江博物馆佛教专题展厅的近代檀香木佛塔(见图),令人印象深刻。檀香佛家谓之“栴檀”,意思是“与乐”、“给人愉悦”。檀香木极其珍贵,我国天然檀香树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被砍伐殆尽,现在国内的檀香原木都依赖进口。因檀香木生长条件苛刻,产量极低。全球仅存的天然檀香木只有印度、斐济和澳大利亚才有。市面上的檀香木已是难得一见,素有“绿色黄金”的美誉。

 

  该塔为七级浮屠塔,通高53.5、底径12厘米, 1959年江苏镇江金山文物馆移交。须弥座。座下承八狮状基座足。塔基座精雕八狮首,狮首之间云纹相连。其上每层均镂空形成内八柱、外八柱为主体的八面建构。仔细观察,每层内八柱中心均镂雕坐佛一尊,外八柱之间均围雕护栏。七级七佛,层层飞檐翘角,风铃悬垂,玲珑剔透。塔刹细刻宝瓶、宝珠、仰莲、覆钵等刹体。整塔以印度老山檀香木为材,综合了镂刻、圆雕、拼镶等多种工艺技法精工而成,只见宝塔飞檐穹顶,呈六角形,高七层,屹立在须弥塔座上,每层有雕花栏杆,极具情趣,每层塔内都供有一尊佛像,以寓七级浮屠。檐下牙铃垂坠,建筑雕梁画栋,穷极工巧,窗棱及花纹细如篦丝,玲珑精巧。塔身门窗楼阁做工精细至极,气势恢宏,工艺超凡,造型十分优美,雕工雅致精巧,工艺水平精细奇绝。

 

  印度老山檀香为檀香极品,其色白而偏黄,油质浸足,造塔檀香料伐下后又经存藏几十年之久,愈存愈香,故此塔香味温润甜醇。檀香又历来被佛家奉为珍品,称有除疾安身之乐,以至佛寺常被尊称为“檀林”。故此檀香木七级宝塔极具禅意,著名学者易中天来镇江博物馆访问,面对宝塔,欣然赋诗:“般若佛光久,菩提智慧长。檀香宝塔在,一苇渡慈航。”

 

  善用木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点,木塔也是在中土起源最早的塔,这件檀香木塔以其高超的艺术造诣给人留下“钟声寒彻远林烟”的感觉,令人久久沉醉其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