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初评结束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评选初评近日结束,中国古代车舆价值挖掘及复原研究等20个项目入围终评。

  根据《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励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创新奖励办法》)和《评审原则》,“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初评采用函审方式,两位以上主审专家共同推荐的项目进入终审。本次初评共评审符合参评条件的49个项目,共有42位相关专家参加主审。经统计,两位以上主审专家推荐的项目为20项。

  本次入围终评项目具有以下特点,在类别上,既有对古代传统工艺的科学化研究,也有针对文物保护现实需要的科技攻关。其中,应用研究类占绝对优势,20个项目中16项是应用研究,占整个项目的80%;基础和管理类研究共4项,占20%。虽然应用类占绝大多数,但都包含基础研究。在参与情况上,既有中央科研院所,也有地方单位;既有高等院校,也有企业。在来源上,既有国家科研计划项目(A),也有部委(B)省级(C)计划和社会基金资助(D)项目。在完成情况上,部分项目在一两年之内完成,也有一些项目跨时间长,如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风沙灾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构建与示范”项目,从1988年10月开始,到2014年底完成,持续了16年多;大部分项目是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联合攻关。

  本次评选,主办方在系统总结以往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工作评价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改进参评标准、评价方式、评价要素,使评选工作更加科学、更加规范,以达到通过评选推介活动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鼓励文物保护科技工作者锐意进取,普及文物保护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在文物保护利用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和文物保护服务社会的能力的目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