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神功圣德碑现英文涂鸦 或是百年前老外留下
这几个英文字母和数字刻得都非常深。段仁虎 摄
明孝陵是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难以想象,有人会在如此珍贵的文物上刻字。日前,有读者在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四方城)上发现,龟趺左胸处竟然有面积很大的英文刻字,还有“1919”的数字。“这个涂鸦是什么时候刻上去的,是何人所为?神功圣德碑还能修复吗?”爆料的读者王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神功圣德碑上有多处涂鸦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陵寝,位于大金门和御河桥之间的,是“神功圣德碑碑亭”,这座碑亭四四方方,历史上其顶部长期缺失,因此南京民间习称为“四方城”。
四方城内是“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由明成祖朱棣亲自撰写,歌颂其父、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的丰功伟绩。神功圣德碑是南京地区体量最大的明代碑刻之一,由碑额、碑身、碑座组成,碑座为龟趺,高达2.08米,宽2.54米,长5.15米。神功圣德碑的这只龟趺,艺术价值很高。
“可惜的是,如此珍贵的明代石刻文物上,竟然有一些涂鸦,其中有几处可能还是外国人留下的!”南京文物爱好者王帅告诉记者。
被人刻了“HIHARTLE”和“1919”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四方城明孝陵,印证王帅的说法。按照王帅的指点,在龟趺的左胸处,记者轻易找到了一排英文刻字“HI-HARTLE”,下面还有“1919”四个数字。这几个英文字母和数字刻的都非常深,如果光线好,能够轻易发现。
在神功圣德碑背面,还有几处涂鸦,不是刻上去的,而是涂上去的,有中文,也有英文,甚至还有疑似韩文。
王帅说,不花点时间,是难以在这坚硬的石刻表面刻出“HI-HARTLE”和“1919”来的。“HI-HARTLE”可能是一个单词,但他还没有查到这个单词的意思。“HIHARTLE”也可能是“HI”和“HARTLE”,英文中,“HARTLE”是人名,可能是向“HARTLE”打招呼的意思。至于“1919”,王帅倾向于认为这是指年份。
“神功圣德碑是明孝陵极其重要的文物遗产,仔细一看,其表面竟然有多处涂鸦和刻字,实在令人心疼!”王帅说。
“HIHARTLE”和“1919”到底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刻上去的呢?记者昨天采访了中山陵园管理局的文物专家王韦。
可能是百年前外国游客留下的
王韦首先排除这两处刻字是现代人所为的可能性,他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明孝陵辟为旅游景区,有完善严格的管理体系,游客无法花费长时间在文物上刻字的,近年来,重点文物附近又加了探头监控,刻字的可能性已几乎没有。
他认为,“HIHARTLE”应该是老外刻的,而“1919”则是年份。当时,中国人写年份,习惯写成“民国八年”,而不是“1919”,可以推断,这两处刻字是1919年时外国游客留下来的。
王韦介绍,清末民初,明孝陵管理非常松懈,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常有破坏文物,乱涂乱画的行为。从保存下来的老照片来看,当时来明孝陵游玩的外国人很多,包括水兵、外交官员、商人等等,其中很多人素质非常差。有些“老外”甚至直接攀爬到明孝陵神道石像上拍照。时任两江总督的端方不得不命人在石像外面加了一道栅栏。
为了提醒外国人不要在明孝陵乱涂乱画,端方还命人在立了两块告示碑,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警告“手贱”的外国游客。这两块“六国告示碑”至今保存完好。
王韦说,“HIHARTLE”和“1919”刻字,犹如神功圣德碑上的一道深深伤口,用现代的手段,也无法修复了。它们犹如反面教材,提醒着后来的人们,一定要爱护明孝陵的文化遗产。
对文物保有起码敬畏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富裕起来的某些人,并没有因此提高素质和修养。对文物保有起码的敬畏和尊重的,应该是每个人最起码的共识。文物是脆弱的、是珍贵的,是不可再生的,对它们造成的伤害可能是不可逆,无法修复的,犹如脸上的刀疤,明显而丑陋。当然,同时也记录着涂鸦者和刻字者的龌龊和丑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