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长城不能止于刹那的心疼

  据媒体报道,河北怀来大营盘一段明长城近日被一名男子恶意破坏,目前该男子已投案自首,并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罚款500元的处罚。在网上流传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这段长城本就残破不堪,在男子的恶意破坏下,垛墙石在短短几秒内就被扒掉了两块,让人心疼。

  看视频时,刹那的心疼来得很强烈,如锥心之痛。但更应该追问:万里长城是不是我们必须保护的文物古迹,谁负责去保护它,怎么去保护?长城的巡查、保护和修复,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但经济发展到今天,只要真心去做,这个能力还是有的。不少地方搞复制仿古街、人造假古迹都“不差钱”,开发力度惊人,“资金不足”恐怕不能成为古长城缺乏保护的理由。

  长城穿山越岭,有的远离城市,被称为“野长城”。因为远离省会、不在大城市周围,不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很难带来立竿见影的政绩,所以听之任之,让它自生自灭,所以对它弃若敝屣,甚至把它当成地方的累赘。说起长城保护拍着胸脯说重视,可真到投入的时候,又顾左右而言他。凡此种种,说到底还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政绩观问题。

  立功当立百世功,计利当计千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功成不必在我,只要对地方长远发展有利,对子孙后代有利,就应把它当成大事去抓。心存公心、大道公行,真正重视、措施得力,就能够让人为破坏的现象杜绝,让残破飘摇的长城重焕生机,把人类的伟大奇迹保存下来,这就是百世之功。

  古长城延绵跌宕,横跨北方,还需建立跨地域的统一协调机制。比如,能不能参照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架构,组建一个长城管理委员会,全面统筹协调全国的长城保护开发工作?能不能把长城保护作为评价地方政绩的重要指标,督促各地守土尽责?保护长城是中国乃至人类文物保护的一件大事,是对世界负责、对子孙负责。历史会证明,那些保存下去的古长城会越发珍贵,如果疏忽大意任其毁去,未来花多大代价都难以弥补。

  长城受到人为破坏,令人愤慨、心疼。而这种愤慨和心疼应该引发人们的深刻反思,形成坚决保护的共识,倒逼有关方面切实担负起保护之责,这是更重要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