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 南博推“清凉”明清荷花展等新展

  夏日炎炎,在一年最热的三伏天中,南京博物院推出了一系列“清凉”的新展,如“荷花专题展”等。朱耷、张大千等画家均以荷花为题材创作过。同时,“方若琪先生捐赠书画展”也于昨天在南博举行,令观众领略了岭南画派的风情。

  南博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万新华告诉记者,中国画家自古以来便喜欢以荷花为母题进行创作。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南朝梁元帝萧绎所画的荷花图,可能是最早的画荷之作。从那以后,历代画家纷纷乐此不疲,留下众多美不胜收的荷花作品。正值夏日,南博特地从院藏绘画中拣选画荷精品近30件,策划了这个展览。万新华向记者介绍了不同画家画荷的风格,“朱耷(八大山人)爱画荷花,但他的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所以这幅《水木清华图》,也是只有一片花叶配以大片留白。张大千素以擅长画荷花著称,有‘古今画荷的登峰造极’之誉。提出了一套画荷花需要用正、草、隶书法的理论。”但万新华表示,张大千的画荷作品中,有不少是应酬之作,而南博展出的这幅《荷花图》,却是当中精品,尺幅也很大。

  展览中有一幅恽寿平的《荷花芦草图》,据介绍是画家酒醉后的极意抒写,表现了一朵新荷凌空而出的景象。据悉,该幅作品是收藏家庞莱臣的后人所捐赠。明末画家陈洪绶有一幅《荷花柱石图》展出,亭亭玉立的荷花后有嶙峋湖石屹立,而由于陈洪绶极爱莲花,给自己的号便是“老莲”。

  此外,“风展红旗——革命浪漫主义书画展”、“草木有情——方若琪先生捐赠书画作品展”、“异域行旅——傅抱石东欧写生专题展”、“墨池鸳鸯——清代对联书法展”等新展览也已经与观众见面。对联是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学和书法艺术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本次展览中有不少名人书写的对联,如郑板桥所写“打松算盘,得大自在”,康有为所写“云龙远嘘吸,天马自腾骧”,均表现了书写者、创作者的独特情怀。其中,乾隆与其第十一子永瑆的作品都有展出,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兴趣。乾隆本人特别爱书法,爱题字,然而其子永瑆在书法上比他更佳。

  2015年7月,方若琪先生之孙方之家先生、谢又绿女士受方家长辈之委托,将方若琪先生字画作品100幅无偿捐赠给南京博物院。今年是方若琪先生诞辰100周年,值此之际,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备,南博将方若琪先生捐赠的书画作品集结出版,并推出了展览,以示纪念。记者了解到,方若琪求学的上海美专是南京艺术学院前身,作品被南博收藏,也是回到南京,叶落归根的意思。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