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祠修复或纳入 广州文物保护预算

  位于广州越秀区的杨家祠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大革命期间,杨匏安等中共革命志士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本应依法对其进行保护和修缮,但目前由于产权和资金问题导致该工作行动缓慢……

  22日,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牵头组织召开杨家祠保护和落实工作情况协调会。会议由省政协常委、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黄小玲主持。杨匏安儿媳何广贤特邀参加。

  据史料记载,1918年,杨匏安先生举家迁往杨家祠居住,1921年杨匏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代理广东省团委书记,杨家祠由此成为大革命时期杨匏安革命运动和居住的主要场所,并成了广州早期的共产党活动场所。

  上世纪50年代,杨家祠作为划拨资产由广东省政府划拨予省一机局使用,经历多次机构改革,省―机局变更为目前广东省广业电子机械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业集团),杨家祠也就一直由该集团作为职工宿舍使用至今。

  2002年9月,杨家祠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15年8月,广州市政府将杨家祠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列为近现代史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4年以来,广州市文物部门先后多次与省文物局、市政协、区文物部门以及杨家祠所在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领导和负责人现场调研,并与机械集团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沟通,明确了先对文物进行修缮、再同步考虑推进职工安置和权属转移问题。2015年6月,广州市政府从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中拨付10万元用于编制杨家祠修缮设计方案。目前,广业集团正在委托相关公司进行修缮设计,但在产权、后续资金以及具体修复实施方面进入了瓶颈期。

  在听取参会人员的建议后,黄小玲作出相应指示,她希望广业集团能在今年10月之前依法将杨家祠产权移交给广州市政府并妥善安置现居住的六户居民,12月发挥省政协民主监督职能,对相关工作进行考察调研,争取在2017年1月召开政协会议之时将杨家祠修复工作纳入广州市文物保护预算。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