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方法和路径

  2016首届“中国民族文化旅游·黔东南峰会”民族文化旅游·非遗保护论坛举行

  7月24日下午,以“保护·传承·敬畏”为主题的2016首届“中国民族文化旅游·黔东南峰会”民族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凯里市举行。来自国内外的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非遗保护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交流先进经验与做法。省文化厅领导,州委常委、副州长桂富强出席并参加对话交流。

  此次论坛旨在通过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方法和路径,从而推动黔东南创建中国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国苗侗风情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促进全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实现旅游富民强州的目标。

  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亚太旅游协会(PATA)澳新及太平洋地区主任克里斯费恩就《国际民族文化非遗保护与开发》进行主题演讲。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刘托作《非遗语境下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保护》,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张栋作《以发展促传承:谈民族文化旅游怎样不忘初心》,贵州民族大学教授、博士、侗族文化研究院院长、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龙耀宏作《侗族大歌传统曲目收集整理问题》,贵州民族大学旅航学院副院长、教授石朝平作《少数民族旅游的文化保护》演讲。在对话交流环节,现场观众积极参与,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问题与专家作深度交流。论坛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文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艺术产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许立勇主持。

  此次论坛的召开,让外界更多地了解到黔东南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升华了“多彩贵州”的文化品牌、深化了“大美黔东南”的资源优势,有利于促进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

  参加此次论坛的还有我州非遗学者、各县(市)政府分管领导、非遗中心负责人、大专院校非遗工作人员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