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遗址被发现并被列入国家保护规划

  日前,德化窑遗址入选全国“十二五”时期大遗址保护项目库。据了解,该保护项目库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共同研究编制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提及,规划范围为全国150处重要大遗址,同时入围的福建省大遗址还包括三明市万寿岩遗址、武夷山市城村汉城遗址、福州市闽侯昙石山遗址。

  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而说到陶瓷,就不能不提到窑。晶莹透亮的瓷是由土和火孕育的,窑便是瓷的“子宫”,瓷的母体。德化自商周时期开始使用窑炉烧制瓷器,历代筑窑无数,但因年代久远多数坍塌,或掩埋地下,或因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破坏而消失。现在还能看到的保留完好的古代窑炉,只是极少数清末至民国时期或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筑的窑炉。德化窑炉因其结构独特,烧成技艺自成一体,品质超群,被称为“中国民窑的代表”,其中特有的阶级窑(又称德化窑)被认为是日本“串窑的始祖”。

  德化考古发现的古陶瓷窑址有329处,年代从西周至清代,存在三种典型的窑炉类型,即龙窑、分室龙窑(俗称“鸡笼窑”)和阶级窑。其中,屈斗宫古窑址是德化宋元时期古窑址的代表,1976年由省、地、县与厦门大学历史系联合发掘的,经考证属宋元时代古窑址,1981年10月被编入《中国名胜辞典》,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国家列为“十一五”规划重点大遗址保护项目。

  大遗址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综合物证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十一五”时期,全国已启动100处大遗址保护工程,其中殷墟遗址、元上都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