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品大热 书店延伸出创意集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现在的书店除了图书主业外,还卖起了咖啡和文具,而这远远不够,他们又将目光投向了文创类产品和活动。文创即文化创意,包括文化类、艺术类、创意类。记者近日采访发现,重庆多家大型书店为了寻求特色化和体验化都打起了“文创牌”,这些产品由于创意的附着,倍受消费者青睐,不仅成为书店吸引眼球、增加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满足现代都市人对于精神品位和生活美学的追求。

 

  A


  西西弗书店


  请本地插画师 定制明信片

 

  在西西弗书店里,不时会碰到一两个女生,背着白色的帆布袋迎面走来,安静又带着点文艺气息,不经意间,会看到帆布袋上西西弗书店的LOGO。有许多人在逛西西弗书店的时候,也会忍不住去看看这里的文创产品:笔记本、钢笔、马克杯,甚至还有地球仪和一些居家用品。

 

  产品彰显重庆特色

 

  说到西西弗的文创,大家脑海里首先会蹦出“不二生活”。这个品牌随着西西弗书店的经营,已经渐渐深入人心。居家的装饰、布置,“不二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现在西西弗也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文创产品,便签本、布袋、马克杯,也很受年轻消费者的欢迎。

 

  要挑选个带着重庆特色的纪念品送给朋友,在西西弗书店里也能找到。虽然西西弗来自贵阳,但它们却致力于与重庆的精神生活联系更紧密,负责文创的工作人员康琴告诉记者,目前重庆西西弗各大门店都有由本地插画师扫把等人创作的极具重庆特色的明信片卖。此外,在几个游客集中的店如三峡广场店、解放碑英利店、重庆万象城店还有重庆火锅特色的筷子,充满地标建筑特色的冰箱贴、明信片、钥匙扣、灯光模型等。

 

  未来打造微场景陈列

 

  康琴告诉记者,西西弗作为较早推出文创产品的书店,近年的销量都呈上升的趋势,目前文创产品的销售份额占总比的13%左右。

 

  她表示,西西弗作为书店,图书当然是主业,所以未来文创在店内的陈列空间比例变化可能不大,但是在陈列的方式上会进行优化,在空间的利用、对顾客的推荐等方式上有所调整。“现有主要是静态的展示,缺乏对顾客的引导,未来我们会通过打造一些微场景陈列来增加顾客的体验,区域内会通过导引和主题推荐来方便顾客选购产品。”康琴还向记者介绍,未来西西弗会加大自有品牌的研发,把产品线做得更丰富。

 

  B


  方所书店


  传递“惜物”概念

 

  生活美学,在方所重庆店内有非常显眼的一片位置,有人冲着这里的陈设,也会进来逛逛。这些文创产品让大家开阔了眼界,也丰富了对美的感知,还让书店也变得更有吸引力。

 

  “手账”大受女生欢迎

 

  生活美学的负责人邓女士告诉记者,他们的文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偏自然、注重手感、符合人体力学、传递“惜物”的概念。许多产品挑选了日本的品牌,因为正符合他们的要求,美学价值与实用性结合,注重细节,贴合人的使用习惯。

 

  在文具区,陈列着不少笔记本,有纸质的,有带着皮质封面的……邓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假期来临,所以针对学生特别做了笔记本的展示区。在各式笔记本中,特别抢眼的是一片制作手账的配件,比如五颜六色的胶带、各色贴纸。邓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做手账主要受女生喜爱,越来越多人入手账这个‘坑’,所以我们也给大家提供一些配件。”方所也从去年开始推出了带有“方所”标志的文创自有品牌,也在渐渐被大家认可。

 

  将增加自有文创品牌

 

  邓女士向记者介绍,“笔记本等比较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本子自身就很美,设计、用纸都有讲究,不管自己用还是送人,都很不错。”虽然也会听到说方所里的物品贵,但是邓女士表示大家也在渐渐接受,“我们生活美学的销量占总比的20%左右。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而且随着口耳相传,以及我们做讲座等活动的拉动,有越来越多人来了。”在方所看来,随着方所的活动,大家对生活美学越来越了解,他们相信未来占比会有所提升。

 

  邓女士表示,在今后对生活美学的打造上,自有品牌的比重会增加,而且也一直有新品开发。此外,目前也在陆续邀请这些品牌过来进行分享,后期会更多地邀请这些匠人来分享传递品牌的人文精神,也会开设体验活动,希望把方所关于生活美学的理解传递出去,通过物件本身连接人与人。

 

  C


  重庆购书中心


  开设文创产品 体验课程

 

  在重庆购书中心大坪旗舰店里,为本土文创品牌和微业态开辟了一片天地,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不可量物”。品牌运营负责人夏雨媚告诉记者,在这个项目运营一年多以来,累积接触合作了23家微型文创,这些传承本土优秀文化的手工匠人、海外归来的多元文化背景成长起来的设计师,带来了包括木作、皮具、纸艺、夏布、沙器、陶艺、瓷器、油画、插画、花艺、竹艺、布艺、珠饰、画廊、文创集合店等15种业态……

 

  各种创意手工DIY

 

  来这里的,不仅有几岁的小朋友,也有十几岁的青少年,还有成年人,他们来购买文创产品,参与课程培训。

 

  来购书中心参加文创体验,已经渐渐成为潮流。由四川美术学院两位青年老师研发的木作品牌“品物集”,在这里展示包装后,引发关注热潮并不断开展线下体验活动,两位年轻人也被誉为“重庆城中最帅木匠”;一些对手工皮具制作感兴趣的读者,在这里认识了“笙花”并参与体验;喜欢绘画陶艺的孩子以及成年人,和这里的“黑猫轩”一起上课;随着钩编包包、围巾、披肩等的流行,“桠枝手工体验馆”也在这里与大家互动;此外还有“拾光邮弋”这样集“慢递、手工、定制”于一体的品牌。

 

  推动生活美学传播

 

  “从一家传统书店转型到复合文化空间,为公众提供智慧慢生活,推动生活美学的传播和实践,同时立志挖掘重庆传统文化里值得被保护和传承的那一部分。”夏雨媚说这是购书中心正在做和将来要做的事情。

 

  未来他们有更多计划,“不仅有单个品牌的典型场景打造,也能联合起来做艺展集群、整体空间,更应该结合相关艺术书籍陈列及大众的讲座分享和体验课程,最后还要进行品牌和话题传播。”此外,他们今后也会培养一些品牌进入消费者的市场。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