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尚未成功 艺术品电商仍需努力
2016-07-21 09:45:44 作者:王槄 来源:界面 已浏览次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互联网对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推进将会发挥更大促进作用,我国艺术品市场已经逐步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艺术品网络化、金融化趋势明显,然而,我国艺术品市场存在发展不平衡、交易规则不健全、交易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各种制假售假、虚假鉴定、虚高评估、交易不透明等问题也日趋严重,亟需规范,以备案为基础的艺术品交易诚信体系构建迫在眉睫。
据统计,我国现有6.8亿多网民,各类艺术品电商网站2000多家,所占市场份额少得可怜。而据《2016年度TEFAF艺术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总体下滑7%,由682亿美元跌至638亿美元,中国市场由23%锐减至19%份额,依然保持全球第三大艺术品市场的位置;2015年线上成交的艺术品价值总额保守估计约为47亿美元,相比前一年上升7%,占全球艺术品及古董销售总额的7%,艺术品电商行业趋势逐步上升。
对整个艺术品电商而言,“雄起”,也只是一个天真灿烂的“猪八戒”。
但是不要忘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努力呢?如何找准艺术品电商的突破口呢?我们从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第一点,大势。
2016年,我国文化部发布了新修订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并于2016年3月15日起施行。2016年3月24日,文化部正式发布《关于贯彻实施〈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的通知》,对贯彻实施《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作出计划部署,将逐步对整个艺术品行业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引导和建立我国艺术品市场的行业新秩序。
随着我国对艺术品市场存在的制假售假、虚假鉴定、虚高评估、交易不透明等问题的管理和规范,现在的艺术品电商企业也必然逐步纳入管理的范畴。所以,《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是艺术品电商企业必读物。
其实,我们从《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可以分析出我国对艺术品经营的指导性思想、大致方向以及大势,这对企业而言,顺势而为才为上策,闭门造车或者逆水行舟万万要不得。
第二点,优势。
《2016年度TEFAF艺术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线上成交的艺术品价值总额保守估计约为47亿美元,相比前一年上升7%,占全球艺术品及古董销售总额的7%,全球艺术品电商企业销售比重小,但是呈逐步上升趋势。据业内人士分析介绍,2015年以来,国内的资本市场对艺术品电商企业越来越关注了,但获得投资的大多是行业内有一定积累或者少数创新型企业。
2016年6月2日,“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发布了2016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4月份6.88亿网民每日在移动互联网上花平均花费时间为200分钟,而花在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这三家公司产品上的时间,占总花费时长的71%,其中微信占35%,QQ占10%.所以,我们必须要面对这样残酷的互联网竞争环境。
对艺术品电商企业而言,跨界运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在互联网、电商上可以玩得很转的运营理念,一旦到了艺术品电商上,几乎就变得一无是处,淘宝、苏宁、国美等大型电商企业运营艺术品电商平台也似乎没有找到有效解决方案。
优势,优势,优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运营艺术品电商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忘了分析出自己的优势,而且还要学会不断的加强这个优势。艺术品电商企业运营,必须牢牢把握行业的特殊性,尤其是艺术品本身具有物质属性,具体指的是价格,还有精神属性,具体指的是文化传承,这一点又和价格没有关系,对于人与人之间因艺术品这个媒介而产生的关系链,是我国传统艺术品交易过程中所遵从的,但这一点,我们现在大多是艺术品电商企业都忽略了,片面追求价格战,可谓是缘木求鱼啊。
第三点,走势。
纵观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如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同样引领了新一轮的社会生产新变革。基于艺术品电商的的跨界特殊性,我们认为,艺术品电商无论从人才和经营理念上都落后同时期的其他电商形式,专业艺术品电商大平台很难实现规模。
然而,我国艺术品本身的细分行业种类,至少有上百种,除了陶瓷外,其他每种的容量,也有非常有限,很难形成规模化效应。
如今整个艺术品市场形势的低迷状态持续了好几年,原有画廊、拍卖等艺术品交易渠道,也渐渐沦为了某些“玩家”或者“资本”的通路,基于大众消费的艺术品范畴,提出了好几年,也只是“光见其形,不见其实”。
何去何从?何去何从?整个市场的走势是怎么样的?学者王槄认为,艺术互联网行业的新生势力一直在民间,一个行业的兴起,首先是行业内的一群人要兴起,所以他2014年创立了艺术互联网大会,到今年7月28日已经是第三届了,一个新生的中国艺术互联网联盟冉冉兴起了,与此而来,就是行业内的这群人逐渐有了新的活力,新的方向,从而又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