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北水资源考古勘探结束 百名专家云集襄阳考古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是2015年中国开工建设的27项重大水利工程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一项。昨日上午,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考古勘探报告专家审查会在我市举行,来自全国的近70位考古专家参加了会议。

  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张晓云说,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文物保护考古工作是湖北继三峡、南水北调工程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考古大会战”,共涉及境内文物点44个,其中襄阳地区31个,分布在老河口、襄州、枣阳。

  目前,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荆州博物馆、随州博物馆、孝感博物馆等15家考古单位已全部进驻襄阳段考古工地,开展前期考古勘探工作。

  600名考古工作者会集水利工程沿线

  襄阳作为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地区,31个考古工地600多位工作人员,如此巨大的考古工程在我市尚属首次。如今,在襄阳的各个考古工地上,考古专家约100人,加上工作人员总人数超过了600人。

  会议上,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5家考古单位对勘探工作的成果进行了汇报。

  东周至东汉时期的陶片,宋代至元代时期的瓷片、明清建筑遗址……虽然只是前期的勘探,但已发现了众多的考古线索。

  据悉,目前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考古勘探工作已基本结束,各考古小组已进入保护性发掘阶段。田野工作时间到9月30日截止,除了完成田野工作,还需做好整理研究、报告编制、成果出版等工作。

  填补鄂北地区宋元明时期考古空白

  经过近1个月的野外勘探工作,不少工地上已经有了一些考古发现。据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白彬介绍,杨庄遗址是目前鄂北一带发现的屈指可数的晚期遗址之一。地面采集和钻探所获瓷器较为精美,初步判定有钧窑、龙泉窑、景德镇瓷器等,填补了鄂北地区宋元明时期考古的空白,对研究鄂北地区明代建筑及其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互动有重要的价值。

  杨庄遗址青花瓷质量上乘,纹饰种类丰富,白彬推测其使用者不是普通居民。遗址地处鄂豫两省交界处,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队长王志刚表示,杨庄遗址位于老河口,可能与“万里茶道”上的中转运输有关。

  发现大型建筑遗址白莲寺

  襄州区石桥镇的九姓庄墓群附近,来自武汉大学的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处大型建筑遗址——明清时期修建的白莲寺。

  上世纪90年代,村民在附近建了一间小型的寺庙,现在已经荒废。白莲寺建筑遗址区有一万多平方米,存有砖房基、砖道路等。“这么偏僻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寺庙?这个寺庙的历史记载也有待查证。”武汉大学教授贺世伟表示,期待下一步的发掘工作。

  更多未解之谜有待解开

  王志刚表示,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经过的路线多是偏僻的乡村,是我市考古工作的薄弱地带,尚有很多未解之谜有待解开。

  据悉,此次参与的考古人员,有大学考古专业的负责人、各地文博单位的精英骨干。

  王志刚表示,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已派出了一批考古队员参加该项目随州段的考古工作,在与全国考古人员的工作交流期间,也是一种学习与锻炼。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