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文化人士吁加强黔台合作 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台北艺术大学建筑与文化资产研究所兼任教授江韶莹12日在贵阳建议,台湾与贵州在蓝染工艺等方面,有很多经验和资源,两地应该加强交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共同发展文创产业。

  贵州文化推介会暨黔台文化交流合作研讨会当日在贵阳举行。近百位参加“情系多彩贵州--两岸文化联谊行”的台湾各界人士,以及数十位大陆文化界人士出席会议。

  江韶莹以“非遗保存技艺在台湾”为题,介绍了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与保护情况,并对黔台文化交流合作提出建议。他指出,在参观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时,发现贵州的吊脚楼与台湾少数民族卑南人的一些建筑相似,都完全不采用钉子等材料。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很丰富,可以探讨如何透过博物馆建设等方式,促进非遗保护。

  作为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省份,贵州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其中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另有85项14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国家级名录。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张晓松指出,贵州非遗文化的创作者和传承人都是老百姓,其中一些人的生活还很贫困,如何帮他们走出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项大工程,也期待台湾的专家们分享一些经验。

  回答台湾嘉宾关于青年人在文化传承中扮演何种角色的提问时,张晓松说,看到很多台湾年轻人对文创感兴趣,希望能与台湾一些高校合作,分享交流,让更多大陆年轻人开始投身民族文化创意产业。

  台湾东华大学民族学院院长童春发表示,贵州的一些民族的生命力很强,也希望让台湾学生来这边学习感受,两岸合作,共同实现永续发展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