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六朝至明清时期南京金陵书画名家辈出
2016-07-13 11:58:48 来源:华龙网 已浏览次
南京是一座古老、美丽、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名都,无数文化名人在这块土地留下自己的智慧和创造。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美术理论家,顾恺之的“传神”论、南齐谢赫的“六法论”等,奠定了中国绘画美学的基本架构,对后世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南京是一座古老、美丽、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名都,无数文化名人在这块土地留下自己的智慧和创造。人们视南京为历史文化名都,不仅因为这里还保存着城墙以及散布于城内外的帝王陵墓、辟邪雕像,也包括曾经寓居和过往的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的诗书画印。就书画艺术而论,中国画史上第一个高峰就崛起于六朝时期的金陵。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220—589),先后有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共6个政权在这里建都,史家称为“六朝”。
在六朝这360余年间,金陵涌现出一批举国无双的大书画家和书画理论家,他们作为里程碑式的人物,对中国书画艺术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东吴曹不兴、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和梁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曹不兴是第一个画佛像的画家,人称“佛画之祖”。他画屏风落墨成蝇让孙权信以为真的故事家喻户晓。顾恺之行云流水、春蚕吐丝般的线条所构成的美学意蕴和艺术规范,让人见识到中国古典人物画的不朽魅力。陆探微的人物画“秀骨清相”,代表了魏晋士人的审美风尚。张僧繇画仕女“面短而艳”,被南朝雕塑者奉作楷模,称为“张家样”,千古流传的“画龙点睛”就出于他之手,对隋唐绘画影响深远。
六朝时期也是中国书法极为辉煌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书法进入了全面自觉发展的阶段,彻底完成了汉字的书体演变,楷书、草书、行书等诸体书法同时得到发展,风格多样,各尽其妙,成为后世典范。其中,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以及梁人萧子云、陈人智永等,都开创了书艺的新高峰。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美术理论家,顾恺之的“传神”论、南齐谢赫的“六法论”等,奠定了中国绘画美学的基本架构,对后世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五代十国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时代。其中定都金陵的南唐,因为位于江南,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成为当时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南唐的最高统治者都非常喜好文艺,如后主李煜既是词人,又是书画家,他们礼遇画士,授以官位,还在金陵设立画院,与西蜀在益州设立的画院并称为中国最早的两所宫廷画院。著名人物画家顾闳中就是南唐画院的名家,他所作的《韩熙载夜宴图》成为当今稀世珍宝。1368年朱元璋在金陵称帝后,宫廷也曾设有画院,又一次让诸多名家会聚金陵。即使在都城迁到北京之后,明清时期的金陵依然有画家辈出。清代高僧画家石涛、髡残也都在金陵活动多年,为金陵绘画增加灿烂一笔。有如此深厚的底蕴,风行300多年、画史上最著名的学画入门课本《芥子园画谱》诞生于公元17世纪的金陵,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