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进出口文物法案 将对艺术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德国议会上议院(Bundesrat),图片来源:Wikipedia

 

  7月8日,德国上议院通过了旨在阻止被劫掠文物买卖交易以保护德国国家文物的新法案,这一法案被艺术经销商形容成世界范围内进出口文物最严格的法案。

 

  根据此法案规定,任何交易的文物都需要原产国的出口特许证明。即便是在欧盟内部,进出口一定价值以上的文物也需要特殊许可。而那些来自地下或水下的考古文物则有着更为严格的限制。这对文物的合法交易影响较大。来自德国弗莱堡的古董经销商Günter Puhze曾指出:“假设你从瑞士收藏者手中获得一件古罗马大理石头像,你怎么会知道这件几十年前被挖掘出的文物究竟来自哪里,又怎么能获得该国的出口许可呢?难得你要跑遍所有古罗马帝国曾经的属地吗?”

 

  同时,法案还规定,任何超过一定价值或历史的文物只有在获得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出口,而这一许可由德国的16个联邦地区共同商议决定。Puhze表示,他的一位重要客户早已将其全部古董收藏都移至伦敦以应对法案通过后无法出口海外的尴尬局面。

 

  该法案的目的之一是阻止掠夺品的非法买卖,这得到遭受文物被盗窃和走私严重的亚洲国家的推崇,但亚洲的艺术经销商却开始担心他们在德国的处境。科隆的范汉姆(Van Ham)拍卖行已经开始考虑将亚洲艺术品转移。来自斯图加特的纳高拍卖公司(Nagel Auktionen)的中国艺术品专员Michael Trautmann此前表示,法案的生效会迫使公司将亚洲艺术品交易移至澳大利亚进行。

 

  该法案在立法过程中一直受到来自艺术经销商和艺术收藏家各方的压力。国际古艺术品经销商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ealers in Ancient Art,IADAA)主席Vincent Geerling认为,此法案会成为“非欧洲艺术品交易的终结”。他所属的这一协会是文化财产保护行动联盟(AACPP)新近成立的20个组织之一,而后者正是此前游说德国议会否决这一法案的主要力量之一。

 

  此外,包括莱比锡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in Leipzig)的前馆长Herwig Guratzsch以及斯图加特州立绘画馆(Staatsgalerie Stuttgart)前任馆长在内的11位德国主要博物馆馆长曾以公开信的形式请求上议院阻止法案的执行,他们表示“大批文物正因此而远离德国,损失巨大且无法挽回”。

 

  然而,对于德国文化部长莫妮卡·格鲁特尔(Monika Grütters)来说,该法案是“德国对国内外人类文化遗产尽到的一份责任”。她表示,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等文物破坏现象严重的地方,恐怖分子会用非法贩卖文物所得来资助暴力事件,而该法案对于缓解这一情况极为必要。她还说:“德国每年花费数十亿税金进行文化传播。因此,我们必须守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尤其是一些对于国家而言价值极高的文物。”

 

  目前,文化财产保护行动联盟(AACPP)正以网络途径呼吁尽快公布从外国进口文物的具体文件要求。该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除非得到具体的文件要求,否则进口文物将始终得不到法律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