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文物修复者的妙手回春术
2016-07-11 09:44:00 作者:易小燕 来源:京华时报 已浏览次
7月7日,为期两天的“国家美术藏品保存修复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落下帷幕。在本次研讨会上,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位中外文物修复专家与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美术藏品的保护与修复”展开主题演讲及讨论,其中,“修复原则与理念”成为现场讨论的热点之一,旅日卷轴绘画修复专家陆宗润认为,“修复的目的并不是让作品恢复到原来的样貌,而是为了使其再传五百年”。中国内地著名油画修复师邰武旗同样表示,“修复不是为了 返老还童 ,而是 延年益寿 ”。
研讨会现场
中外专家分享修复经验
自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之后,文物修复这个冷门行业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关注。从此次“国家美术藏品保存修复国际研讨会”上18位专家专业的发言来看,大多数时候,修复师的工作是在各种精密仪器下,提取数据做分析,从事该工作的有些就是科学家,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科学研究部主任MarcoLeona。
如果修复对于作品来说是动手术,那么预防性保护就是在作品还未出现问题时即已关注了,这就是MarcoLeona所在部门的工作。他不仅分析了环境、灯光、空气质量等对作品的影响,还指出了虫害对藏品的威胁。“有时候,保安在半夜两点钟给我们打电话,说发现了蟑螂或其他害虫,我们就得去解决”。
对于外行而言,大部分专家的发言一如他们日常的工作一样枯燥,但柏林国立博物馆柏林画廊的科学保护专家ClaudiaLaurenzelandsberg在介绍自动照相术的时候,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因为她实例分析了在“伦勃朗大部分画作中,可以通过自动照相术读出当时的故事”。
修复工作没有那么美好
基于对文物修复的好奇,不少年轻人想要跃跃欲试。不过,这项与文物打交道、看起来很美好的工作,并不是想象的那样。邰武旗告诉记者,近些年进进出出了好几十个年轻人,目前留下的只有七八人。
国际博物馆协会法国地区纸本修复专家宝林认为,文物修复强调从业者的责任感,“不仅要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同时需要修复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要善于沟通”。她还透露,在法国,对于公众藏品的保护具备具体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求修复师不能有犯罪记录,也不能参与与文化保护相关的商业活动”。
英国大英博物馆则非常注重从业者的沟通能力,该馆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部主任AnnaBulow表示,“我们招聘修复师时,最注重的就是他们与其他人沟通的态度和能力,不仅是与公众,还有与馆部人员和其他部门人员的沟通。在招聘修复师的时候,我们会把技术能力放在第二位,因为技术能力是可以教的,但与人沟通的能力短时间难以学会。毕竟,要管好这么大的博物馆不能孤军奋战,而是要团队合作”。
修复方法
修复不是回到过去而是面向未来
今年3月,中国美术馆所藏的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修复后首次露面,曾经黯淡无光、残破不堪的画面焕然一新,让观众惊叹修复的“妙手回春”。
参与《放下你的鞭子》修复工作的司徒勇是司徒乔的侄子。在这次研讨会上,他首次展示了这件作品修复的前后对比图。据他介绍,这幅画在修复的时候,采用的是不可识别补色。司徒勇表示,“作为修复师,在作品状况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我经常用可识别补色;但作为画家,我还是偏向于不可识别补色,因为这样更偏向自己作品画面和形象的完整性。从我接触的画家来看,都不愿意在自己的画面上看见可识别的补色”。当然,不可识别补色也是可以被常用的检测手段所识别,“只是这个检测手段不是肉眼的,而是通过紫外灯。如《放下你的鞭子》,在紫外灯下,不可识别补色是很明显的,深蓝色就是补色”,司徒勇说。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修复师一般会征求画家本人的意见,如司徒勇在修复靳尚谊的《瞿秋白》时,在补色问题上征求了靳尚谊的意见。而对于古画的修复,旅日著名卷轴绘画修复专家陆宗润认为,“找画面最干净的部分,去污的时候去到这个程度就差不多了。找不到古人,那就尊重作品本身,并非人为地定一个标准”。在陆宗润看来,修复不是回到过去,而是面向未来,“因为修复的目的并不是让作品恢复到原来的样貌,而是为了使其再传五百年”。
对话邰武旗
我们的油画修复与西方有差距
邰武旗是当前中国内地著名油画修复师,董希文、吴大羽、靳尚谊、詹建俊、陈丹青、吴冠中等一大批知名艺术家的作品,经其手重焕生机。对于文物修复的认识,邰武旗觉得当下不少人将其神秘化了,“其实就是个养家糊口的技术活”。通过这次研讨会,邰武旗坦言,中国的油画修复与西方存在巨大的差距,“我们还停留在19世纪”。
问:听说您听完国外专家的发言后,临时调整了演讲的PPT,为什么?
答:之前预想的问题,在西方专家那儿根本早已不是问题了,所以PPT做了一些调整。
中国的油画修复才20年,目前也只有两三家在做。昨天,法国专家介绍他们一个城市就有上千家,我们与西方存在巨大的差距,我们还停留在19世纪,而人家已经非常成熟了。所以我的演讲主要是介绍一下中国是什么情况,这样可能更实际一点。不能硬说我们有新发现、新课题,因为我们连科学实验室都没有,数据库也没有。
问::在修复过程中,您怎么拿捏修复的尺度?
答:其实很难拿捏,只能针对具体作品来说。一件作品到底修复到什么程度,原则上是少量干预。在修复领域里,强调修复的次数越少越好,只要能容忍就尽力容忍,修复不是为了返老还童,而是为了延年益寿。
问:自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以后,不少网友羡慕这份与文物打交道的工作,是否会有年轻人慕名前来拜师呢?
答:有,来我们工作室的年轻人,大部分一开始充满了热情,可是没待几天,便觉得索然无味,离开了。前前后后来了好几十个,要是加上实习生有上百人,现在留下来只有七八个。其实,不要觉得修复是件了不得的事,否则到最后这个事情就会被做烂。修复应该是悄悄做事而已,把自己本分内的那点事做完就行了。从我个人讲,我从来没有把这个当事业,它就是一个养家糊口的饭碗。踏踏实实干活,没有那种除了本分之外捞名利的欲望,才能做修复这个工作。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