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头现清代石匾“身世”待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头中学发现一块清代石匾?这是真的!昨日,记者从南山区文体局了解到,南山区博物馆已正式收藏这块石匾。专业人士初步断定该石匾为清代文物,身世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5年前宿舍楼改建被挖出

 

  在南山区博物馆,记者看到这块长方形石匾,石匾为浅黄色花岗岩质地,保存平整完好,正面从右至左刻写“康王古庙”四个大字,为楷体榜书,阳刻手法,每个字目测超过50厘米。石匾长233厘米,宽60厘米,厚度为16厘米,重量估计一吨以上。

 

  据南头中学副校长谢慧平回忆,2011年,南头中学校园内的宿舍楼进行改扩建工程,那一年的6月15日上午,施工人员正在开挖教师办公楼前拱形门廊的基坑,在距宿舍楼东侧偏南8米、深约2米处发现了该石匾。校方通知施工方立即停止所有机械挖掘,并将石匾拉至地面,清洗后,完好保存于学校一楼楼梯间。

 

  此处是否真有康王古庙?

 

  康王为何人?其乃北宋抗辽名将康保裔,公元1000年,辽国犯河间,战死。据说后世封他为“威济善利孚应英烈王”,民间流传他的事迹,以“康王”称之,并建“康王庙”纪念他。全国各地有不少康王古庙,在广州、珠海、汕尾、东莞均有。

 

  那么有这一石匾,是否意味着此处曾有过一座康王古庙呢?

 

  据《嘉庆新安县志》记载:“康王庙,在城西永盈街,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南头中学位于新安县旧城故址所在地,出土石匾的宿舍在学校操场西北角的高台之上,高台两侧分别耸立着两株茂盛的木棉,树龄均超过116年。“百年木棉”在2005年被列入深圳市古树名录。

 

  “康王古庙”石匾出土地点正是左侧那株木棉树脚下。在勘察地势现场后,南山区博物馆馆长戚鑫做出推测:也许这里真的曾有一座康王古庙,石匾镶嵌在庙前的牌坊之上,牌坊则位于古树后侧。

 

  当然在没有典籍详细记载,又缺少其他构件佐证的情况下,石匾只是孤证,令一切充满想像空间。戚鑫表示,接下来,区博物馆将通过多种鉴定与查证,解开石匾的“身世”之谜。

 

  明年5月石匾对外展出

 

  有着强烈文物保护意识的南头中学,在这5年多次与深圳市博物馆、南头古城等单位商议,最终将“康王古庙”石匾捐赠南山区博物馆。

 

  这也是南山区博物馆建馆以来获得的第一件无偿捐赠文物。馆长戚鑫通过石匾的造型和字体,初步判断石匾为清代的文物。

 

  据介绍,位于南山区图书馆东侧的南山区博物馆,明年5月正式开馆,届时,这块“康王古庙”石匾也将对外展出。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