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保寺庙垃圾遍地 建于清代古建筑多数灭失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昌平区平坊村菩萨庙大殿耳房无存、文保碑被砸。法制晚报记者探访发现,这里属于官方普查登记文物,随着村子拆迁,逐渐疏于管护。昌平区文物管理所已去现场勘查,并计划明年启动菩萨庙的修缮工作。

  古庙建于清代 古建筑多数灭失

  明代便已成村的平坊村,如今是一座拆迁村,满眼的残砖瓦砾,剩下的建筑屈指可数,其中就包括一座破败的菩萨庙。外来人很难注意到这座古建筑的存在,因为这里内外荒草丛生、遍地垃圾,走进大门,院子里的芦苇,已经有一人多高。

  仅存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殿内神像无存,废弃物铺地,梁檩上的彩绘图案尚存。正殿西侧的耳房坍塌,灰色的砖瓦、房梁散落一地。寺庙东墙外,挂着一块不完整的横幅,提醒人们这是一处文物。

  北京市文物局在2009年编写完成的《北京文物地图集》记载:平坊村菩萨庙,建于清代。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现存山门、配殿、正殿带左右朵殿。山门面阔一间,灰筒瓦硬山卷棚顶,庙内有光绪十年(1884)石碑一通。

  而现今的菩萨庙,山门、配殿、正殿左右的朵殿已无存。记载中的庙碑,如今是一块残碑,遗弃在朵殿的废墟之中。

  据当地村民王先生回忆,村民管这里叫菩萨庙、或者姑子庙,以前这里用作办公场所和医务室。但随着村子拆迁,小庙也就没人管了,这间耳房系自然坍塌,已经有三五年。

  记者注意到,此事在微博上曝光后,引起了昌平区相关部门的重视,断裂的文保碑已被收走,只剩下一个碑座。据了解,那块碑已经断裂了半年多。

  记者致电昌平区文物管理所,张所长称他们已经去平坊村菩萨庙现场勘查,要求地方政府进行除草等工作,并设置院门,确保人员安全和文物安全。同时他们将在明年启动菩萨庙的修缮。而就菩萨庙部分建筑灭失的问题,他了解有的是在四五十年前就已被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