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一村庄藏乾隆时期古宅 曾出土商代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新密市有一个小山村,村里上百年的古建筑有14处。为了保护这些古建筑,村民自发为这些古建筑挂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名专家称,村民普遍地自发地保护古建筑,这种现象在不多见,值得赞扬。

 

  一个山村,14处古建筑

 

  在新密市米村镇东北二里,有一个山村叫范村。

 

  范村无一家姓范。为何叫范村?一说是村庄位于泮水之阳,村名应为泮村,谐音范村。另一说是,春秋时期郑国,郑庄公立国为王,封其弟于京(荥阳),其弟偷偷地于一个山岩之地以范村为中心立小国,不久被郑庄公所灭,但造反不断。后来村民安心农耕,兴家立业,村人有约: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这正是符合中国人传统的生活典范,于是该村名就称为范村。

 

  7月5日中午,范村村主任说,村上多年来历史文化传说很多,现在比较完整的古建筑14处。他的拿出的一份范村文化山村纪实上写着:范村历史格局保持完整,寨墙古街仍分布于寨内,现存百年古树7棵,古井6眼,村内建筑多属乡土建筑风格,历史建筑相对集中连片,青砖、灰瓦,细雨过后,呈现出范村传统村落的山村特色。范村内现存庙宇8处,其中,火神庙始建于年间,东西横跨三个院落,分别祭祀:火神爷,天王药王爷。院内正殿均为双卷棚屋,保存较好价值较高。室内梁架彩蛋仍保存完好,香客连绵不绝。现火神庙仍存火神殿、天王殿厢房等50余间。

 

  穿梭在范的村间小道,李家大院、魏家大院、施家大院等百年以上的古建筑仍然保存完好。

 

  打架打出商代文物

 

  “我们村在商代就应该有人居住,2005年,村民李金领请人建房,当时两名请来的民工挖房基时,挖出一个商代爵。两人争着要抢走自己要,结果双方打起架来,主人一看立即报警,米村派出所民警赶到,发现这个东西不寻常,上报文物部门后,确认是商代铜爵,收归国家。政府还奖给李金领一个保护文物的证书。”李根上说,这个爵在他们村出土后,每年都有文物人员到他们村里来。

 

  在一份郑州市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村申请表上,可以看到2005年七组杨金岭家出土商代爵的描述,该文物保存在新密市文物管理处。

 

  村民给古建筑挂牌保护

 

  范的古建筑在文革时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后来,村民意识到这些都是老祖先遗留下来的珍贵财富,就开始自发地保护。村民们自己制作一些保护牌,挂在这些古建筑上,上面还写着责任人。

 

  在一块位家楼的蓝色牌子上,上面写着:编号013,此楼位于范村东西大街西段,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有280年。现在保存有房屋3间,此楼高十米有余,有木棚楼梯,是当时位家的过屋楼。墙体混砖,二梁起架,青砖青瓦,保存完好,十分雄伟壮观。监护人:位国义。

 

  范村村主任李根上说,从2012年初开始的,村里村民开始主动保护古建筑,这些牌子都是村里自己制作挂上去的。李根上现在的重点工作,就是保护村里的古建筑。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一名专家称,村民自发保护古建筑为古建筑挂牌,这种现象不多见。村民的这种做法值得赞扬,保存了古建筑,就保住了村里的传统文化的根基。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