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座谈《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

  近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编著、马自树主编的《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6月26日,谢辰生、张忠培等专家与该书主创人员出席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组织召开的出版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主持。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马自树等深感在当前社会的“申遗热”“考古热”“博物馆建设热”“收藏热”等现象和背景下,由于广大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了解不够,存在盲目“求利”,拆旧建新、造假古董,在一些重大项目中牺牲文保单位等错误做法,普及文物法律法规及文化遗产知识大有必要,因此,牵头组织一批资深文物考古工作者,编撰了这本《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希望从教学和普及的方式入手,传播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让社会公众了解遗产相关学科和工作,同时也希望由此能增强全社会对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责任。

  全书共七章,分别对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博物馆工作、文物流通问题、考古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制建设问题进行基础解读和案例延伸阅读。正文分别由晋宏逵、葛承雍、潘守永、张自成、曹兵武、刘托、孙玲、田聪等执笔;谢辰生、张忠培先生担任顾问。

  马自树认为,文化遗产不仅是专家研究的对象,公务人员的事业,其保护利用与传承也应该是大众参与的日常实践。当前文化遗产的资源化理念和实践已经广泛渗透到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经过科学而系统的整理、研究、挖掘、利用和宣传,遗产才能真正转换成发展的资源。该书的编辑思想正是要反映这一现实情况。

  谢辰生表示,文物工作还需要做更多的宣传,出版这样的图书非常必要,不止宣传文物知识,还要宣传文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做法。张忠培指出,这是第一本以中国文化遗产为题的基础读物,开了好头,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参考教材。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朱晓东指出,该书提供了常识(普及读本)、通识(涉及各个门类)和见识,普及的对象不仅包括普通公众,还包括一部分文物工作者、管理者乃至地方领导等。

  励小捷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文物的任何利用,都必须以保护为前提,以服务公众为目的,以体现文物价值为追求,以尊重法律和社会公德为底线。做好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文物知识的宣传普及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重要职责之一。本书编辑过程克服了诸多困难,各项不足和新的信息会在后续的修订中继续完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