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书画家多长寿
齐白石
中国各种职业中,以书画家的平均寿命最长。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国人的平均寿命为40——62岁,书画家的人均寿命为88岁;进入现代,书画家的人均寿命已超90岁。
习书悦心,作画怡情。学习书画使人益寿延年,古人早有谈及。明代画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米友仁八十余神明不衰,无疾而逝,盖画中烟云供养也。”黄大痴、米友仁两人一生以绘画为乐,是画坛著名的长寿翁,为何高寿?董其昌解释说:“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故其人往往多寿。”
书画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一幅优秀的书画作品可以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还能够修身养性。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时,又觉灵心焕发。”
练习书画,是全身和谐而有节奏的运动过程。人在进入创作状态之时,五指执笔,不但用了指力和腕力,而且用了臂力和腰力;同时还要绝虑凝神,形神合一,专心致志,通过内外的协调作用,紧密地连为一体。这对于调和气血,活络筋骨,平衡阴阳,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都大有好处。
古人云:“作字原凭体与心,挥毫焕气见精神,自强不息天行健,福寿同归百岁人。”它道出的正是书画与健康长寿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说是书画在中国造就了一批长寿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