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 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辉新尝试
2016-07-04 10:56:41 作者:梓萱 来源:中国文物报 已浏览次
近日,故宫博物院与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在天津东疆邮轮母港的“海洋赞礼号”上开启首次合作。据报道,未来中外游客在“海洋赞礼号”上不仅可以体验迥异的游轮假日、饱览沿线明媚海景,还能聆听故宫专家讲述宫内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文化,以及欣赏、选购故宫文化创意产品。听来让人惊喜万分,不禁联想到今年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一定程度上为“让文物活起来”提供了方法论,而这种方法论正在为故宫博物院所运用。我们可以回顾下故宫博物院近年来逐步改变高冷形象、走进大众生活的几个典型例子。2014 年,故宫文化创意产品“朝珠耳机”以“脑洞大开”、创意与实用功能兼具的特征获得媒体和社会的极大关注。2015年,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紫禁城的物候》系列照片在故宫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相继推出,古老沉寂的紫禁城鲜活了起来,大众频频点赞,大量转发,免去了人们乐于更换手机墙纸而没有美图可选的烦恼。2016 年6 月21 日,故宫在首都机场举办“文化国门名画大观—— 《韩熙载夜宴图》数字艺术展”,“吴门烟雨”的仿古园林景观,加上南音古乐、梨园舞蹈、插花、茶道、香道,文人传统生活的景象在此复苏,紫禁城的生活美学在此穿越时空曼妙延伸。再到如今的游轮搭载传统文化,可以惊喜地发现故宫博物院在融入现代生活的征途上逐层递进,从个别“萌萌哒”“脑洞大开”文化创意产品的试水到成规模、成系列、能满足各层次消费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的集体亮相,从静态、单一的文化创意产品到动态、立体、打开人的各路感官的古风Party,从让人们把故宫文创带回家到让人们真正把故宫文化带回家,从曾经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的“组队攻关”,从“互联网+文化”的阶段性成功到启动文化与旅游的跨界融合。这是故宫博物院倾听并满足大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引导现代文化消费方式、引领当下生活时尚的应势之举和创新尝试。
传统文化与游轮的结合,也许会引起一些人对于公益文化是否“变味”的担忧,其实大可不必。审时度势,处于黄金发展期的旅游业需要依托传统文化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能力,而2015 年至今先后出台的《博物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也号召文物博物馆与旅游等产业深度合作,融入现代生产生活,提升文化资源利用率,释放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