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浙南平阳革命根据地:“红”区里生出“绿”色梦
2016-07-04 10:55:01 来源:中新网 已浏览次
7月2日,“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走进浙江温州平阳,嘹亮的歌声从该县老年活动室里传出。
地处温州南部的平阳,素有“浙江延安”之美誉,是浙南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有着中共浙江省一大旧址、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闽浙边临时省委驻地旧址等,是一块饱含热血的土地。
“闽浙边的革命力量,加上红军挺进师的力量,再加上当地游击队,三股力量合起来成为了革命根据地。”中共平阳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敏告诉记者,当年的平阳曾一度是闽浙边革命的中心地区,许多革命志士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一生。
在红色故事的渲染下,山水清秀的平阳,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2005年,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个部门正式发文,将浙南平阳革命根据地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如今,这里红色旅游如火如荼,红色精神也在人间传递。
踏寻“浙江延安”重温红色历史
提起浙南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历史,平阳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而要讲好这段历史,就不得不从著名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说起。这支在粟裕、刘英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下的队伍,曾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足迹。
据陈敏介绍,挺进师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935年1月,先遣部队在江西怀玉山遭受重大挫折。2月,粟裕、刘英奉命率领余部组成红军挺进师进军浙西南。
1936年9月,红军挺进师在平瑞交界山区,与坚持原地斗争的中共浙南委员会书记叶廷鹏领导的浙南红军游击队会师,并在中共浙南委员会的帮助下,通过中共上海办事处将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与中共中央恢复了联系。
“叶廷鹏是浙南人民心中的‘革命老大哥’。”陈敏告诉记者,“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各地农会被取缔,中国共产党员遭通缉、逮捕、屠杀,革命陷于低潮。在这样的形势下,1927年至1930年间,叶廷鹏参加并领导了三次攻打平阳县城的战斗。三次攻打失败后,浙南形势更加严峻,叶廷鹏几遭通缉,可他依然坚持斗争,“让红旗依然矗立在浙南的大地上。”
1889年出生于平阳县昆阳镇练川乡迎学垟的叶廷鹏,是浙南平阳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领导之一,曾任中共浙南委员会书记兼浙南红军游击队队长、浙南特委委员兼农运部长。
今年已经86岁的叶成道是叶廷鹏的儿子。谈及父亲,叶成道脸上是满满的怀念。叶成道告诉记者,1930年下半年,叶廷鹏化名老金,以伙夫的身份为掩护,在麻步鳌峰小学开展革命活动。
“虽然我父亲大字不识几个,但是能够凝聚人心。”叶成道自豪地告诉记者,在叶廷鹏的努力下,朱程、吴毓、陈阜、黄先河、梅康等一批知识分子也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
然而好景不长,1941年11月,叶廷鹏回家乡筹措抗日活动经费和党的活动经费时,不幸被国民党顽固派逮捕。百般酷刑之下,叶廷鹏依旧严守党的秘密,宁死不屈,高呼着革命口号,英勇就义,时年52岁。而当时,叶成道年仅10岁。
“我父亲常说,共产党就是一颗草籽,撒在地上,冬天的时候就长出来,到处开花结果。”忆及父亲的音容,叶成道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温柔。
在平阳,像叶廷鹏这样为革命事业奋斗的英雄先辈还有很多。在三年游击战争初期,包括挺进师在内的南方红军游击队,将几十万国民党军吸引在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周围,牵制和消耗了国民党军队的大量兵力,有力地掩护和策应了红军主力和中央领导机关的战略转移。以后,又在面对国民党军重兵连续不断的大规模“清剿”中,以劣等的武器,在被分割、封锁的环境中独立地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进行长期的殊死搏斗,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
红色旅游如火如荼传承红色基因
江山多娇,林海苍茫。这片土地上,历史的硝烟早已远去,红色的记忆却历久弥新。峥嵘岁月在平阳留下了许多的感人故事,长期的革命斗争也在平阳留下了印记。
“革命先烈应该被缅怀,流血历史应当被铭记。”陈敏告诉记者,近年来,平阳十分注重对红色革命史料的挖掘和遗址风景区的保护,以红色景点改造为切入点,对革命旧址遗迹、纪念建筑等进行抢修保护,并修建了红军挺进师纪念园,扩建了原先的挺进师纪念碑系列景观。
“对于红色文化,我们十分珍重。”陈敏表示,希望通过整合旅游资源,能以景促情,吸引更多的人到红色景区聆听先辈的革命故事。
如今,浙南平阳革命根据地已经被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地处平阳西部的山门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驻地、粟裕同志部分骨灰敬撒处等13个完整的革命遗址。一进入山门,随处便可见到带有红军名字的红军小学、红军桥、红军楼等,让人恍若穿越回了那个激情澎湃、战火纷飞的年代。
据平阳山门镇宣传委员王天雁介绍,1938年1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为了培养抗日救亡青年干部,在原山门小学里创办了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由粟裕兼任校长。作为当时南方8省14个革命根据地唯一的抗日救亡干部学校,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抗日青年干部。
“如今,在原山门小学的校园里,还完整地保留着一处旧址。”王天雁告诉记者,经过整修,现在原山门小学有一部分已被改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陈列馆。
来到该陈列馆,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红军挺进师在浙南活动的大量照片及实物。陈列馆门口上方,挂着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的“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匾额。
65岁的张爱琴(化名),来自温州。她告诉记者,此次她特意带着10岁的孙子来到这里,让孩子追寻一下革命先烈的足迹,走走红军路,吃吃红军粮。
“红色旅游带动绿色旅游、蓝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南雁、南麂等地的旅游发展。”王天雁称,在旅游的带动下,山门农业在不断发展,茶叶、马蹄笋、葵花盘等成为畅销农产品,同时餐饮业、服务业也不断发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