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以文创街区留住城市记忆 激发城市活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里是白猫老厂的锅炉房,建筑经过权威部门鉴定后予以原样保留,是我们园区的精神堡垒,目前有不少企业找我们洽谈,我们正在寻找最契合这种气质的企业入驻”,在喵儿石创艺特区,负责人刘骏向采访团一行介绍。而在不远处的重庆观音桥商业圈中心,北仓文创街区闹中取静。这里原来是建造于19世纪60年代的重庆市江北纺织仓库,在“二次更新”过程中,北仓保留了老仓库原有的结构,甚至每一块砖。近年来,面临土地空间有限、资源约束趋紧、传统经济增长乏力的发展困境,江北区积极培育文创产业等六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推动旧城重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江北区是重庆老工业集聚地,现存大批老旧闲置厂房,拆迁成本高,矛盾多。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江北把破旧但有特色的房子、街区进行“二次更新”,摒弃大拆大建、推倒重建的思维,秉承“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的城市二次更新理念,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目前已清理低效用地2078.7公顷,陆续规划建设一大批文化街区项目。目前,江北已先后打造和规划了喵儿石创艺特区、“中复北仓”文化创意园,以及以兵工记忆为主题的长安1862、以重庆码头文化为主题的寸滩老街、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南桥寺创意公园等,江北城区正美丽蝶变。

 

  与过去很多传统的历史街区相比,这些文创街区为城市更增添了文化活力和经济活力。刘骏表示,喵儿石创艺特区开启了“互联网+文化产业+体验式商业+创投空间”的第三代文创园新模式,这里最终将文化产业、创意办公、体验式消费、互联网经济为一体的商业大本营。目前,喵儿石创艺特区已引进了60多家各类文创企业入驻。在北仓,废弃仓库则演变成了行为艺术聚集地、独立文化路演场、人文书籍休闲馆、社群粉丝经济聚合空间。而这种经济活力的彰显,正是江北区坚持”政府引导不主导“政策引领的结果。

 

  文创街区的打造仅是江北区文化产业近年来迸发出活力的一个缩影。据江北文化委主任谭洪介绍,截止2015年底,江北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45.1亿元,增长率12.5%,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3家。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创企业落户江北,预计到2020年,江北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以上,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达到30家。以文创产业促经济转型升级,江北区风景正好。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